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享受安全健康的騎乘樂趣,解析「單車族」獨特運動傷害 | 健康遠見
健身

享受安全健康的騎乘樂趣,解析「單車族」獨特運動傷害

【專家觀點】
享受安全健康的騎乘樂趣,解析「單車族」獨特運動傷害

台灣的自行車運動正蓬勃發展中,假日常見親子同遊或「以車會友」,享受御風而行樂趣的盛況。台灣的自行車道系統更受到全球旅遊界的高度評價,日月潭環湖自行車道更被列為全球十大最優美自行車道之一。 且全台車道更已超過4,000公里,並預計將要貫通全台環島「單車國道」。

由於台灣是如此得天獨厚,樂愛單車運動者甚多,骨科門診中因而產生的傷害案例也就隨之攀升。

傷害主要來自兩大類,首先是事故(如車禍、跌落、擦撞等)造成的外傷,及運動時所造成的失水、虛脫、中暑等問題。外傷區域從頭部、頸部、到身體各部位皆可能發生,嚴重度則從小擦傷、扭傷到骨折、脊椎神經傷害、頭部外傷、乃至生命威脅均可能發生。但似乎隨著騎車環境的改善或行車安全受到重視,這兩年的此類案例發生機會已逐漸下降。

第二類則是與單車騎乘的相關運動傷害,其發生機會似乎還在上升之中。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熱身不足,姿勢不良、騎乘時間太長或突然增加運動強度所致。至於設備部分則包括車距太長或太短、坐墊不理想,把手問題、以及車子不符合體型等。

騎乘自行車時為了產生更加有效率的下蹬力量,往往採取身體前傾的彎腰駝背姿勢,並降低頭部高度,且由於抬頭而使頸部後仰壓力增加。同時加諸前手腕的力量也不小。此外,臀部及鼠蹊部不斷的受力與磨擦,下肢的反覆運動,均可能導致「單車族」獨特的運動傷害。

享受安全健康的騎乘樂趣,解析「單車族」獨特運動傷害_img_1

(圖片來源:「筋骨關節疼痛防治全百科」 ,游敬倫著,新自然主義公司出版)

妥善騎自行車是個很好的運動,甚至可作為復健鍛練的利器。它可以紓解壓力,特別是在風光明媚空氣清新之處,並改善心肺功能,增加全身血液循環,是個很好的有氧運動。

與其它不少運動比較,自行車對關節,尤其是膝、踝關節的傷害較少。對於腰部肌筋膜炎、坐骨神經痛或脊椎狹窄的患者,由於採取身體較直立的姿勢(如騎乘淑女車),溫和漸進地提升腰背下肢力量,不失是一個復健強化的好方法。對於膝關節有問題的朋友,中運動量的自行車也是很好的復健訓練。

避免運動傷害絕對不可忽略的原則,則主要包括運動前充分暖身(包括全身每個關節的充分伸展,肌肉活動使體溫上升,及環境的熟悉)、運動量循序漸進、中間適當休息、補充足夠水分與電解質,而且防護裝備齊全。

當傷害發生時則要先減量或停止運動,檢討改善運動模式或計畫,強化訓練筋骨較脆弱部分,才能重新開始, 獲得進步。

此外,挑選適合自己的自行車也極為重要,有幾個基本要點,值得提醒大家參考:

(1)  依活動範圍、路面狀況、活動目的,選擇一台適合自己主要活動的車架。

(2)  依個人身高、跨高,於有經驗或相關估測系統的車行換算出適合的車架尺寸,並調出合宜的車身長度、把手寬度、坐墊高度。

(3)  讓購車者在模擬車上試騎,必須感覺舒適且上身弧度及四肢活動合宜。

(4)  選擇必要的安全裝備,包括符合頭型的安全帽、保護鼠蹊部、會陰部的坐墊。

(5)  實際選配到一台適合自己的自行車,並且到戶外試騎,必要時再進行調整。

能注意到這些地方,相信朋友們都能享受到安全健康的騎乘樂趣!

(本文作者為龍合骨科診所院長)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