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曬太陽保護骨骼!瞭解紫外線和維生素D | 健康遠見
營養

曬太陽保護骨骼!瞭解紫外線和維生素D

【專家觀點】
曬太陽保護骨骼!瞭解紫外線和維生素D

維生素D的功能與骨骼疾病息息相關,缺乏維生素D會引起佝僂症和軟骨病,骨質疏鬆症等;近年來研究更證實,維生素D對許多疾病都具有保護功用。除經由腸胃道吸收維生素D的來源之外,紫外線是促成皮膚進行維生素D生合成作用的最大推手,因此陽光-紫外線-維生素D-健康,已成為眾所周知的普通常識。

陽光中的紫外線可分為三種,即紫外線A(UVA,佔紫外線的95%,波長最長,約320~400nm)、紫外線B(UVB,波長275~320nm,到達地球表面量只約2%)和紫外線C(UVC,波長200~275nm)三種,其中只有UVA和大部分UVB可到達地球表面。

紫外線A的波長最長,可進入真皮層會增加自由基,損傷膠原蛋白,造成曬黑、曬傷、膠原蛋白失去彈性時會萎縮,產生皺紋和老化,並影響免疫系統與黑色素細胞(melanocyte),可能是黑色素瘤的主要成因。

紫外線B則會在表皮層被吸收DNA和蛋白質吸收,造成曬傷脫皮、曬黑、是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促因,紫外線B與皮膚的維生素D生合成有關;皮膚經曝曬後,可將維生素D前身 (provitamin D)轉換成維生素D3,之後會經血液傳送到肝和腎進一步活化,發揮生理作用。

紫外線C長期或高強度照射會引起皮膚癌。多數防曬品係阻斷紫外線B,卻不能防範紫外線A的輻射,結果會影響維生素D的生合成,卻未能減低皮膚癌的風險,最近有一些改良式防曬品上市,宣稱可防紫外線A的輻射,在選購時可多注意說明。

在實際情形下,各季節的陽光量變化很大,使血清中25(OH)D濃度隨著季節變化,而高緯度地區的陽光量變化範圍也比赤道大,因此會改變皮膚所需曝曬陽光的時間,才能得到足量紫外線B,進而,未必見得可完全根據曬太陽取得充足的維生素D,尤其是高緯度地區的居民更需注意。

其他會影響地球表面紫外線輻射量的因素包括大氣層中的臭氧層量,太陽照射角度(正午時太陽位於天空中的正上空最高點,照射量最強),季節(夏季最強),緯度(赤道最強,緯度較高地區會依次減低),海拔高度(高海抜地區較強),天氣(多雲天氣減少紫外線輻射量),反射(地面反射紫外線會增加曝曬量,包括雪地、沙地或水面),空氣污染(會濾除紫外線)。

雖然公認皮膚曝曬陽光來合成維生素D是最佳方式,但應注意前述因素才能取得成效;此外老年人的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功能減退,通常未能達到此目標。在先曝曬適量陽光之後,才使用適量防曬品,並不會影響維生素D的生合成。若已發生有維生素D不足時,應及時補充維生素D劑,不宜只冀望曝曬陽光來改善。

(本文作者為臺大醫院腫瘤及脊椎骨科主任、臺大醫學院骨科主任)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