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每5分26秒就有一人得知罹癌,主要原因可能來自社會高齡化、生活形態改變及肥胖人口增加,才使得台灣癌症人數持續增加,並且罹癌年齡正往年輕族群逼近,如果持續忽視下去,全年齡的健康問題將成為全民最頭疼的煩惱。
運動抗癌是一種生活態度
規律運動有利於增強體質,促進身體健康,讓民眾與癌友透過跑步培養規律的運動與生活習慣,才能讓台灣民眾更健康。國民健康署副署長游麗惠也表示:「缺乏運動、作息不正常,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與環境荷爾蒙,都是癌症的危險因子,全民應該積極運動防癌,落實良好的生活習慣,以達降低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為長期目標!」
國內外癌症醫學也建議,一般民眾每週激烈運動75分鐘,可以降低罹癌風險;若是已經罹癌的病友也建議每天運動30分鐘、每週5次,以保持身體機能更能面對抗癌治療。
堅持鍛鍊積極抗癌,各界名人同鼓舞
失去健康其實就是失去一切,只要做好規律運動一件事,就能鍛鍊心智又能維持身體平衡,這樣的生活態度,不僅只是為了避免生病,更足以令人對生命感到愉快與滿足,而當身心越來越健康,生活才會因為擁有更多自由而感到美好。
近幾年全球路跑活動崛起,許多人開始透過運動來證明自己、鍛鍊自己,透過上傳至社群軟體的分享,帶動許多人一起加入跑步行列。2012年癌症希望基金會也曾與企業家和藝人朋友們共同創舉發起「Running for Hope」環台路跑,為推動全台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費時21天共造訪20個縣市鄉鎮,鼓勵民眾一起跑出希望,活出健康!
用創意科技,跑出奇蹟生命力
隨著手機應用軟體與社群媒體的使用越來越普及,癌症希望基金會今年再度與企業家和藝人朋友們特別從Facebook社群發起活動,邀請全民透過跑步紀錄的應用程式APP,在城市中複雜的街道巷弄裡,發揮創意,跑出你專屬的H♀PE路線圖,並將圖形上傳分享;或是自我紀錄證明每週跑步75分鐘,即可參加抽獎活動,這些越來越親民的宣導方式,都是期盼藉由社群擴散、引發更多人關注與響應,甚至讓海外的朋友也都能一同響應,讓「跑出健康 跑出希望」的影響力無遠弗屆!
(本文作者為基隆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