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空污常罩頂,傷身又傷「心」 | 健康遠見
壓力

空污常罩頂,傷身又傷「心」

【專家觀點】
空污常罩頂,傷身又傷「心」

不久前,大陸的紀錄片「穹頂之下」於網路上發布,該影片揭露了中國各地霧霾肆虐的狀況,相信許多人看完,對當中一連串怵目驚心的畫面應該印象深刻。

其實曾幾何時,寶島臺灣也同樣遭遇空污的威脅。平日若有留意氣象報告,一定可以發現細懸浮微粒(PM2.5)指標經常為中至高等級,肇因主要是長年交通、發電與工業廢氣的排放,加上極端天氣變化的影響,才有現在的結果。

空氣污染不僅造成能見度降低,且容易引發過敏、氣喘及各種呼吸道疾病,而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可能為此病情惡化。

近年來的研究顯示,空污對於心理健康的損害也不容小覷,自殺和部分精神疾病的發生似乎和其有密切關聯,代表性的發現如下:

一、自殺:美國猶他大學的學者分析當地約1500名自殺者的背景資料,結果顯示處於二氧化氮濃度持續升高的區域3天,民眾尋短的風險提高兩成。若是處於PM2.5濃度持續升高下超過2天,自殺的風險則提高5%。

二、憂鬱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學者以小白鼠為樣本,進行為期10個月的分組實驗,結果發現長期呼吸污濁的空氣,大腦中的海馬體會病變,除記憶力大幅衰退外,還會出現憂鬱症狀,喪失以往的活力。

三、自閉症:美國匹茲堡大學的學者針對217個有自閉症孩童的家庭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孩子在母體內及2歲前接觸到鉻、苯乙烯這兩種空污毒物,罹患自閉症的機率明顯增加,在最大量的情況下甚至攀升至65%。

四、過動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學者針對233名孕婦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孕期暴露在高含量多環芳香烴的環境裡,孩子長大後有注意力異常的風險是其他孩子的5倍,同時伴隨有過動、衝動的風險也在3倍以上。

五、失智症:美國羅許大學的學者針對19000名年齡介於70至81歲的婦女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長期暴露於空污可能導致心智退化。髒空氣中的懸浮微粒似乎會經由鼻腔進入腦部導致發炎,進而引發阿茲海默氏症。

另外,加拿大特倫大學的經濟學家曾檢視歐洲14個國家的空污紀錄,並針對國民生活滿意度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對於民眾來說,當居住環境的空氣品質越糟糕,幸福感就越差,傾向覺得不快樂。

面對空污的來襲,我們並非無能為力,作好自保的功夫,有助維護身心健康:

一、減少外出,適當關閉窗戶,並使用空氣清淨器。住宅內可種植萬年青、黃金葛、桂花、蘆薈與常春藤等具淨化空氣功能的植物。

二、出門務必要戴口罩(註:一般外科口罩可達七至八成的過濾效果),並縮短戶外停留的時間,切勿從事激烈運動。

三、保持生活規律,維持正常作息,不要過度勞累或熬夜。

四、多攝取富含抗氧化劑、Omega-3的食物。例如新鮮蔬果、海魚與堅果等。

五、平常心看待,毋須災難化。若感壓力可和親友分享感受,或嘗試觀賞喜劇、做瑜珈與按摩等,藉以放鬆心情,轉移注意,必要時尋求心理衛生專業協助。

當然,您也能有積極的作為,比方說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開車或騎車避免怠速;烹飪少用油炸、油煎與燒烤;拜拜用的香或紙錢減量;戒除菸癮;支持相關環保運動等。唯有政府、企業與民眾一起努力,方能見到天天天藍,空氣清新。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原文刊載於《聯合報》健康版;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