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癌症、糖與精製澱粉(三)癌症與糖尿病 | 健康遠見
抗癌

癌症、糖與精製澱粉(三)癌症與糖尿病

【史考特醫師的一分鐘健身教室】
癌症、糖與精製澱粉(三)癌症與糖尿病

上一篇系列文,我們談到癌症研究遭遇的挫敗,以及癌症愛吃糖的「怪癖」,今天的文章裡,史考特將引述一些現實世界的觀察,把「癌症是代謝疾病」的概念向前推進一步。

癌症與糖尿病

50年前就有醫師注意到,糖尿病患似乎也特別容易得到癌症。隨著醫學研究進步,這個直覺得到了證實:糖尿病患罹患肝癌、胰臟癌、以及子宮內膜癌的機率,遠高於沒有糖尿病的正常人。大腸直腸癌、乳癌、膀胱癌,也特別喜歡與糖尿病一起出現。台灣學者用健保資料庫做的本土研究更發現:台灣糖尿病患罹患大腸直腸癌與肝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兩倍以上。

癌症、糖與精製澱粉(三)癌症與糖尿病_img_1

這樣看來,糖尿病會造成癌症囉?聰明的讀者會說:「不對不對,正向關聯不等於因果關係。會不會是糖尿病患具有某些特質,使他們特別容易罹癌呢?」

的確,許多危險因子是糖尿病與癌症所「共享」的,包括高齡、肥胖、西化飲食、缺乏運動、抽菸、喝酒等。糖尿病與癌症,或許都只是不良生活習慣所帶來的不幸後果,但是接下來提到的現象,就很難用「單純巧合」來解釋。

糖尿病藥物也抗癌?

(2015/09/02更新:感謝黃峻偉醫師提醒,近期內又有許多文獻,包括這篇這篇,指出Metformin的防癌功效,很可能是來自於實驗設計不良,以及邏輯上的謬誤。Metformin的防癌功效,目前尚有爭議。)

Metformin是傳統治療糖尿病的第一線用藥(註),其主要作用為抑制肝臟輸出葡萄糖,進而降低空腹血糖值。血糖降下來固然很好,但奇妙的是,服用Metformin的糖尿病患,竟然比較不容易罹癌!

這現象在多個觀察性研究中被重複驗證,更有統合性研究指出,服用Metformin可以降低三成到五成的罹癌風險。就連台灣本土的健保資料庫研究也認為:服用Metformin的糖尿病患,可降低罹癌率至與一般人相仿。

癌症、糖與精製澱粉(三)癌症與糖尿病_img_2

有趣的是,在那麼多種降血糖的藥物中,Metformin是唯一有防癌功效的

問題來了,如果糖尿病患容易得癌症,治療糖尿病的代謝藥物Metformin又能預防癌症,這是否驗證了癌症跟糖尿病一樣是一種「代謝疾病」?會不會跟「癌細胞愛吃糖」的特性有關?糖尿病又是如何引起癌症的?

(註:飲食與運動控制,應優先於抗糖尿病藥物治療。)

三個假說,一帖藥方

愈來愈多的證據浮現,促使美國糖尿病學會在2010年發表一篇共識報告,來解釋糖尿病與癌症間的關係。為什麼糖尿病患容易罹癌?該報告提出以下假說:

胰島素:癌細胞上常見「胰島素」與「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的接受器,這些接受器一旦受到刺激,就會啟動癌細胞複製、生長、侵犯周邊組織、轉移的機制。白話來說,過量的胰島素可能刺激癌症生長。

猜猜看第二型糖尿病患身體裡最多的是什麼?沒錯,就是胰島素。過去的研究發現,缺乏「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的人們,血液中胰島素濃度非常低,而且幾乎不會得到癌症與糖尿病,這似乎也驗證了胰島素與癌症密不可分的關係。

高血糖:既然「癌細胞愛吃糖」,糖尿病患血液中高濃度的糖分,可能也為腫瘤細胞提供了生長的溫床。

慢性發炎:近年來科學家發現,脂肪細胞並不是靜悄悄地棲息在我們腰臀上,脂肪細胞其實是活躍的內分泌器官,分泌IL-6、TNF-α、leptin、adiponectin等荷爾蒙。當過量的脂肪組織堆積起來,這些荷爾蒙的平衡也會受到影響,使身體產生過量且慢性的發炎反應。

平時身體受到傷害時(例如扭傷腳踝),局部會產生「高強度但短暫」的發炎反應,以協助組織修復,這是完全正常且健康的現象。但當全身系統性產生「低強度且持續性」的發炎時,事情可就不妙了。

目前學界懷疑慢性發炎可能是所有文明病的根源,當然,癌症也包括在內。有86%的第二型糖尿病患體重過重或已達肥胖的標準,這些多餘的脂肪與慢性發炎,或許能解釋糖尿病與癌症間的關係。

癌症、糖與精製澱粉(三)癌症與糖尿病_img_3

不論是胰島素、高血糖、還是慢性發炎,這三種假說都指向同一帖解藥:避開肥胖與糖尿病,您就能降低罹癌風險(註)

(註:要避開肥胖與糖尿病,專家們都建議規律運動與均衡飲食。如果「均衡飲食」對您來說過於曖昧不清,可以參閱史考特曾寫過的這篇這篇文章。)

結語

儘管關聯性不等於因果關係,目前的證據認為糖尿病確實能提升罹癌風險。反過來說,遠離糖尿病與肥胖,您就能大幅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中風等國人健康的主要殺手。史考特一直強調的全食物、低糖、低精製澱粉飲食,說不定正是最佳的「抗癌飲食」呢!

在接下來「癌症、糖與精製澱粉」的最終篇中,我們將要來探討,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取是否能預防,甚至治療癌症?

專欄介紹:

史考特醫師,本名王思恆。從醫學院時代就深深著迷於健身運動,有感於坊間健身、減重觀念充斥太多的迷思,著手撰寫網誌「一分鐘健身教室」。將生硬的科學文獻化為簡單明瞭的內容,讓讀者輕鬆獲得健康、減重、運動新知。

更多文章請至【史考特醫生的部落格】/【史考特醫生的粉絲專頁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