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破解運動的神話:運動不一定會讓你瘦!(上)】
B. 如何正確看待運動減肥這檔事?
在看了Stella所寫有關「運動不會讓我們變瘦」的資料,可能很多人會出現一個疑惑,運動似乎弊多於利,看來還是不要運動比較好了?事實上,Stella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要讓大家不去運動,而是讓大家對運動有正確的認知:
1. 運動的確有益健康,但對減重不一定有效!
或許從我們身體的設計來看,運動並非減肥的好方法,但運動的確對健康有很多好處。運動除能強化心肺功能,有助心血管健康(例如,運動可增加好膽固醇HDL,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及幫助預防疾病外,還能促進心理健康及心智功能......等,只是它對減肥的幫助並沒有你想像中大而已。(若想減肥,最有效且根本的還是從飲食著手)
2. 並非一定要從事某特別活動才叫運動!
到底運動的定義是什麼?很多人覺得「有效的」運動一定要汗流滿身、全身熱烘烘;從事這個運動必須會讓你覺得很喘、很累,全身精疲力竭;運動完會覺得肚子空空的(似乎這樣才表示身體消耗了很多熱量)。
但事實上,若想要獲得運動所帶來的健康益處的話,只要從事類似在工作時規律地移動那樣的活動(例如從事喜歡的園藝工作、打掃家裡、爬爬樓梯與多走路等)即可,並不需要強迫自己去健身房運動,或從事那種會讓自己滿頭大汗、精疲力竭的運動。
註:目前並沒有清楚證據顯示嚴格運動(如跑步)所帶來的好處,較適當強度的活動(如走路拿雜貨回家)多。而大部分所做運動有益健康的研究,其實驗對象並非使用健身器材來運動,而是從事諸如多走路、多爬樓梯等規律的日常生活活動。較高的運動強度(如跑步),並不會帶來較佳的效果。
3. 「好動的生活習慣」較「偶爾的運動」更有利減肥!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對「過度刻意」、「強度過強」、「壓抑度過大」的運動所可能帶給減重的負面影響已經有了初步了解,故想要減肥最好的運動並非上述所提到那些會動到汗流浹背、全身虛脫的「特別」運動,而是那種能夠經常性執行、低生理活動的「日常生理活動」。
要燃燒卡路里肌肉不一定要勉強你的肌肉去做極端的活動,而是將運動分佈在整天,簡單地說就是養成好動的生活習慣~例如,走路去買早餐,提早一兩站下車或將車停在較遠的地方增加活動量,或以爬樓梯取代電梯,勤快地打掃環境維持居家清潔,飯後去小公園走走散散步;假日時和家人去騎腳踏車或出遊踏青......等。
對於整天坐在辦公室、缺乏日常生理活動的現代人來說,我們不可能在整天坐著後,去健身運動時不對肌肉產生壓力的,這種偶而但強度過強的運動會造成肌肉疼痛,讓你整天都不想再動,還可能因刺激食慾、削弱意志力,及代償心態的產生等種種問題反而不利減重。
故與其想著「運動」,但給自己一大堆諸如沒錢、沒場地、沒時間、太累等藉口理由而老是對運動「想而不做」;或一個星期上健身房運動個兩三天,偶而動一動,還不如改變現有的久坐不動生活,改而建立起好動的生活習慣。如此不但可避免運動可能帶來對減重的負面影響,且不花一毛錢卻可兼顧燃燒卡路里與維護健康的目地。
在部落格上常常看到很多人為了減肥而強迫自己每日從事大量運動,如果有瘦也就罷了,許多人體重不瘦反胖,減肥減到最後「信心全失」;另外還有些人在努力一天抽幾小時出來運動,努力克制自己想吃的欲望減肥時,一邊又擔心起,「如果以後不運動,體重是否會胖回去?」基本上,減肥這檔事的重點「在於你吃了什麼,而非你多辛苦努力地去消耗掉它!」
所以,如果每日的運動對你造成很大的壓力......,如果運動後你反而要花更多心力去克制對吃的欲望......,如果運動的結果並沒有讓你更瘦......,如果這種運動模式是你無法持久的......,如果從事運動反而讓你不快樂,對減肥更加無所適從,總是擔心若沒時間動時會不會胖起來......,那麼,誠懇地建議你重新調整一下你對運動的態度,以「好動的生活型態」來取代目前的運動模式。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肥胖是一種生活習慣病~是因為現代人不良飲食(高油、高糖、高鹽等食物吃太多、吃太精緻等)及少動多坐的生活型態所致,不上健身房運動並非導致肥胖的原因。所以減肥最根本的對策不是去從事特別的運動,而是從飲食著手,學會選擇正確的食物,改變不良飲食習慣,並配合養成好動的生活習慣!
◎ 本文要特別獻給那些努力從事運動,但卻效果不佳的人;告訴自己因為「沒時間或沒錢從事運動」而瘦不下來者;或因身體問題而無法做上健身房或做打籃球等活動量較大運動者,希望透過本文,讓上述人能夠重新拾回「成功減肥」的夢想!
專欄介紹:
Stella營養師,有18年以上的營養健康諮詢經驗,熱愛營養,認為這是一份「退可獨善其身,進可兼善天下」的工作。擅長減重營養,營養保健品與疾病營養等領域,著有三本書籍,還有一個瀏覽人次超過76萬人的部落格(Stella的減肥&營養部落格)。撰文目的是為了跟讀者們有更好的互動,並協助正確營養保健觀念的正面推廣。
更多內容請至【營養師Stella的減肥&營養部落格】/【臉書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