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銀髮族的健康促進,職能治療讓長者活得更健康 | 健康遠見
人際

銀髮族的健康促進,職能治療讓長者活得更健康

【專家觀點】
銀髮族的健康促進,職能治療讓長者活得更健康

最近廣告常常流行同一畫面的兩邊比較,比如說:一邊貧窮另一邊富有、一邊為都市另一邊為鄉村…等,而讓我們有一個深刻印象的影片是:一邊是健康的老人另一邊是生病的老人。

當健康老人在騎腳踏車、打領帶、孫女餵他喝果汁、戴手錶等活動的同時,另一畫面呈現的是生病老人坐著輪椅、吊著呼吸管、看護餵他流質食物、帶著醫院住院辨識手環等,呈現出相當強烈的對比畫面。我國截至2010年底為止,老年人口占總人口之比例已達到10.7%,未來預估到達2025年時,我國人口中將有1/5是老人,因應老人人口比率的增加,人口老化與長期照護一是近年來重要的議題。

長期照護是涵蓋各項日常生活活動的協助,不同於急性醫療重點在於治療疾病,而長期照護則在於照顧個案,所以重點在於降低損傷的程度,維持或改善障礙者的身心功能,並朝向獨立自主生活為目標。

雖然長期照護並非只是為了老年人,但是隨著年齡增長與老化,若長者的身心健康功能受到影響的話,所需要的長期照護服務就顯得重要,以維持長者適當的生活獨立能力。因此,針對銀髮族的健康促進,職能治療可以透過多元活動與安排,讓長者活得更健康、更有生活品質。

職能治療與社會大眾的關係密切,主要是運用「有目的的活動」做為治療媒介,促進個體日常生活、工作、學業、休閒及社會化各功能的維持、發展或重建。因此職能治療是一門預防疾病、矯治殘障、協助適應與增加生產力,提昇生活品質的專業,並協助預防個案生理、心理及社會功能上的退化。近年來職能治療師對於老年心理衛生、居家或社區服務等,都有提供多元的銀髮族職能治療活動,以提供長者在促進身心健康的服務。

職能治療針對銀髮族的健康促進服務,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可以提供長者獲得適切服務,以增進他們獨立生活能力,提升他們日常生活品質,並維持他們的尊嚴與自主。

1.  重視長者之心理與健康:孩子陸續長大與在外地,也會造成長者們的之孤獨與失落感。透過與長者的聊天與家屬的討論,讓家人與孩子們了解到長者心理的感受,藉此規劃回家探望或是透過目前3C科技,讓遠端的親友可以視訊聊天,除了可以解悶外,也可以讓長者維持心理健康與維繫家庭親子關係。

2.  預防生理功能的退化:銀髮族隨著年齡的增長與身體功能的退化,常常會出現因動作表現不如預期的失望或挫折,因而造成額外的壓力。建議可以評估長者的生理功能,依照現階段的能力與體力,規劃長者可以維持每週2~3次以上規律運動的習慣,例如:走路、爬山、游泳、騎自行車、健身房、柔軟體操、有氧運動、瑜珈、太極拳、元極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透過每週規律地從事2-3次以上的運動,可以有效地預防生理功能退化。

3.  居家環境之安全與便利性:銀髮族因身心對周遭環境的反應力不如年輕人的迅速,因此,居家環境的安全性就顯得格外重要。透過環境的安全性評估,了解到長者在居家生活時可能潛在的危險,例如:上下樓梯絆倒、浴室滑倒、桌牆角的碰撞、光線太暗、顏色對比不明顯、用電的安全性、床鋪與桌椅的高度…等,建議增加各項防撞與防滑設備,並透過環境改造增加標示與燈光等方式,提供長者居家的安全與便利性。

4.  日常生活功能獨立減少依賴:職能治療師可以針對銀髮族提供完整的日常生活的各項能力評估,包括:吃飯、盥洗、大小便、穿脫衣服、購物、交通、金錢處理等能力,若是因目前生理功能而受到影響的話,可提供職能治療服務與居家可以訓練的活動,以提升長者的自我日常生活的能力。

但是若因疾病或其他因素而導致進步有限時,職能治療師可以針對長者的需要,提供其輔具的評估、建議、製作及相關資源,讓長者在執行日常生活活動時盡量獨立並減少依賴,維持他們的尊嚴與自主。

5.  找到自我價值感與需求性: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是有意義且有價值的,銀髮族當然也不例外。所以讓銀髮族努力保持社會參與、和人群接觸,可以找到自我價值感與被需要性,例如:參加同學會、公益社團、社區活動、宗教活動、當志工、打牌等,都有助於長者在團體間的社交互動,除了增加拓展長者間的交友圈外,更可以在同儕間找到生活的價值以及平日的生活大小事的經驗交流。

此外,也可以鼓勵長者參與兒孫的教育與學習成長,除了透過學習可以豐富長者的生活外,更可以藉由照顧兒孫的經驗來彰顯出長者被需要的感覺,讓長者的生活過得更有價值。

(作者為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