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不是公主也徹夜未眠? | 健康遠見
睡眠

不是公主也徹夜未眠?

【專家觀點】
不是公主也徹夜未眠?

「西雅圖夜未眠」是93年最受歡迎的浪漫喜劇;「夜未眠」只少了三個字,卻不浪漫、也不受歡迎。

或許你還未曾登上西雅圖的太空針塔與情人相會,對於「夜未眠」倒是挺熟悉的:躺在床上試著入睡,羊都數到一萬隻了、腦中的念頭卻仍不斷,包括想著自己怎麼還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了,一點風吹草動又醒了;又或者半夜爬起來好多次,以至於第二天感覺像沒睡過一樣;有些人則是只要一到清晨三點就醒來,再也無法入睡。

全世界有1/3的人長期為各式各樣的睡眠問題所苦,睡不好可能造成脾氣暴躁、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工作表現。據統計,有睡眠困擾的人發生心臟病和發生意外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兩倍,就算不理會這些數據,失眠過的人都知道那是多難熬的滋味。幸好睡眠問題雖然痛苦,找對原因、對症下藥卻可能有解 。

常見造成睡不好的原因有哪些?及相對的改善方法?

1. 年紀:嬰兒可以一天睡18小時,青少年約需要9小時睡眠(很懷疑我們的青少年有幾個能有機會睡飽),20歲以後的成年大約6到8小時,因人而異,65歲以上的銀髮族需要的睡眠時數和一般成年人無異,但卻有以下的困擾:

A. 較難入睡。

B. 生理節律(circadian rhythm)往前移,所以晚上七八點就開始在電視前打瞌睡,睡到半夜兩三點就醒來了。

C. 較少深層睡眠,所以易醒。老人家常常抱怨半夜要一直爬起來上廁所,除了可能是攝護腺、泌尿系統的問題,也可能因為淺眠,稍有尿意就被喚醒。

D. 因為需要的總睡眠時數不變,晚上卻睡得少又淺,白天自然就容易「肚咕」啦!若嚴重失眠,要減少睡午覺的時間,30-40分鐘就夠了。

2. 情緒因素:焦慮症、憂鬱症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失眠,躁症患者也睡不著、卻仍然精力旺盛。但失眠只是情緒疾患的眾多症狀之一,就像拉肚子是食物中毒的症狀之一,若只靠安眠藥讓自己睡著,卻忽略治療根本情緒的問題,就像食物中毒卻只吃止瀉劑,不但無法解決問題,還可能造成更多後遺症(如習慣性使用安眠藥)。所以還是要找精神科醫師評估,治療根本的原因。

3. 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這是一個常見、影響甚巨、卻經常被忽視的問題。睡眠中缺乏氧氣可能造成白天昏沈嗜睡、頭痛、易怒、注意力不集中、記憶變差等問題。長期未治療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和中風、心臟病、高血壓等問題相關,2012年8月美國醫學會雜誌甚至提到,患者得到失智症的可能性高達一般人的兩倍。

哪些現象發生我們會懷疑可能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呢?

A. 肥胖, 所以減重是治療方法之一。

B. 打呼很大聲,尤其呼聲還會嘎然而止,好像睡到一半呼吸突然停了。

C. 脖子短。

除了減重,也能用小手術把擋住呼吸道的組織拿掉而改善症狀。最主要的治療是用CPAP(持續氣道正壓呼吸機),一條管子一頭接在面罩上在睡覺時戴著,一頭接在機器上,用機器把氧氣擠進呼吸道。有次來看門診的一對老夫妻睡覺時都需要使用CPAP,老太太開玩笑說,半夜小偷進來可能會以為看到兩個外星人。因為外觀不好看又要花錢買機器,很多人不想用,其實它對健康的幫助是很大的。

4. 不寧腿(restless leg syndrome)/肢體靜止不能症候群(periodic limb movement disorder):前者是睡覺時腿部出現不適感,需要動動腳才會好一些,後者是睡覺時下肢會不由自主的抽動,可以想見患者晚上一定睡不好,兩者都和中樞神經的多巴胺失調有關,用補充多巴胺的藥物治療。

5. 其他生理因素:疼痛、胃食道逆流、甲狀腺亢進、心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都可能造成失眠。

6. 藥物:治療高血壓的鈣離子阻斷劑(如:脈優(Norvasc)、冠達悅(Adalat)…)或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如:康肯(Concor)、恩特來(Inderal)…)、支氣管擴張劑、類固醇、某些抗憂鬱劑(威博雋Wellbutrin)、利他能(Ritalin)、尼古丁貼片、某些感冒藥。但治療疾病的藥物不能隨便停,若服用藥物後失眠加重,記得要與醫師討論是否換藥。

排除了各樣可能卻仍失眠,就叫原發性失眠症

當我們去看睡眠醫師時,會排睡眠監測儀檢查和寫睡眠日誌,透過患者寫的睡眠日誌,能更清楚了解睡眠狀況,監測儀則可以幫助找出原因,以往是到醫院睡一晚,但換到醫院環境很難睡得好,失去診斷的意義。目前在台灣有到家裡裝設監測儀的服務,在美國杜克大學醫院,為了讓患者睡得好,睡眠中心設在旁邊的豪華旅館裡,倒是挺鮮的對策。

失眠的治療除了改善造成的原因,分大兩類;藥物和非藥物,藥物包括安眠藥、肌肉鬆弛劑、某些抗憂鬱劑(低劑量沒有治療憂鬱的效果、卻能幫助睡眠)….等,要與醫師討論來使用才能減少副作用和依賴性的產生。

非藥物治療中最經證實有效的是:良好的睡眠習慣、運動、認知行為治療、肌肉放鬆訓練、照光治療。前兩項是自己就能達到的,卻非常有效,其它還是需要專業人員或儀器幫忙。若是晚睡早上爬不起來的人,早上曬太陽能幫助調整生理節律,而老人家太早睡早醒,在傍晚曬曬太陽可以延後生理節律。

Q&A

Q:在門診大部分人最關心的問題是「安眠藥會不會成癮?」

A:長期使用,安眠藥的確會漸漸需要較大的劑量才能發揮同樣的效果,突然停藥也會有反作用,所以才再三強調不要自行買藥吃,經由醫師診斷,治療失眠背後的原因,同時控制安眠藥的劑量才能避免藥愈用愈重的困擾。

Q:「褪黑激素」有沒有效?

A:的確有些研究證實補充生理劑量(0.5-1mg)的褪黑激素有幫助睡眠的效果,配合生理分泌的時間服用,約晚上八點左右,而非睡前才用。民眾常常覺得褪黑激素或其他「天然藥草」比藥物安全,其實只要有治療效果的,就會有副作用,像褪黑激素服用後一樣會有昏沉的感覺,不建議服用後開車,許多天然藥草會產生藥物交互作用,所以若有使用習慣,記得要告知醫師。

Q:睡前喝點酒是不是能幫助睡眠?

A:酒的確會縮短入睡時間,在前半夜可以增加深層睡眠,但酒精代謝快,到下半夜時酒精濃度降低就容易醒而不易再入睡,也容易有鮮明的夢。若是長期有酒癮的人,則有入睡困難、淺眠、和深層睡眠減少的問題。

有個美國脫口秀主持人說:「失眠是我最大的靈感」,一方面道出睡不著時腦袋轉個不停的困擾,一方面也以幽默的角度看待失眠這件事。除了尋求專業幫助、用本文內提到的一些方式調整,或許以幽默輕鬆的態度去面對失眠,能避免因擔心睡不著而造成壓力更睡不著的狀況。祝各位讀者一夜好眠。

(本文作者為振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原文刊載於【袁醫師@愛加倍】)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