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室溫與睡眠 | 健康遠見
壓力

室溫與睡眠

【專家觀點】
室溫與睡眠

現代人們的生活充滿著緊張與壓力,常會因為壓力或負荷過大而影響良好的睡眠。但人體需要定時補充體力和修復身體組織,經由良好的睡眠才能達到此項目的,適量適時的良好睡眠對人體非常重要。

研究證實,人體在睡眠時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能力會減低,且活動減少,生理反應如心跳、血壓、代謝率、體溫都會減低,讓身體得到相當的調息,進而可節省能量,並且調節體內的內分泌和免疫系統,有助於修復身體組織和功能,補充能量和提增免疫力。

可是許多人平日疏於保健,未能養成良好生習慣,漸漸發生難以入睡,導致失眠,更進而引起憂鬱症、糖尿病、心肌梗塞和全死因的死亡率,不可大意。從目前安眠藥充斥的情形而言,失眠的確是文明社會的健康殺手,且許多人在服用一段時間之後,藥效減退,可能需增高劑量或改換藥物,造成更大的影響,嚴重損害健康。

每個人的睡眠有其特色,且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例如光線、環境、季節氣候、飲食、噪音量、溫度等,都可能會影響睡眠品質和時間。先前研究證實,在就寢前的手部和足部皮膚溫度溫暖者,入睡所需時間會縮短,這是一項很實用的入睡秘訣,難以入睡者可參考應用。

最近日本學者發表一篇有關冬季的傍晚室溫和入睡所需時間的相關性,結果證實,傍晚時的室溫較溫暖時,受試者入睡所需時間會縮短。該研究共分析861位居家的老年人,研究者評估在傍晚(就寢時間之前2小時)的室內溫度,研究期間為較冷的季節(10月至4月),從受試者自行記錄睡眠資料中,得到受試者的主觀入睡所需時間。

此外,在受試者家中記錄48小時內的客觀入睡所需時間、室內溫度、床舖溫度,然後針對每位受試評估這些參數的相關性。結果發現,傍晚時的室內溫度較高者,受試者的主觀入睡所需時間和客觀入睡所需時間都較短,兩者呈反相關(P<0.01),這種相關性並不受到潛在干擾因子的影響,後者包括性別、安眠藥,傍晚的身體活動情形和就寢時間等。在就寢時間後的2小時內,床舖溫度較高者,客觀入睡所需時間較短(P<0.01),即使校準室外溫度之後,仍然如此。

要有良好的睡眠,仍應從改善生活習慣做起,注意適量的運動,調適壓力,改善飲食和環境,都可有效增進睡眠和品質。本研究更提供一項新招式,調整就寢時間的室內溫度和床舖溫度,也可有效縮短入睡所需時間。對於難以入眠的讀者,此項研究結果可供一試。

(圖片來源:gratisography

(作者為臺大醫學院骨科部主任)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