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媒體常會建議化妝水用濕敷的方法比較有效,但濕敷真的對皮膚是百利而無一害、可以隨心所欲的來使用嗎?
濕敷在皮膚科是一種處理皮膚問題的方式,皮膚科的外用藥使用有個簡單的原則:乾對油,濕對水。也就是病灶呈現乾燥狀態會用油劑來處理,反之則用水劑,像是急性濕疹或燙傷時皮膚流湯流水有大量滲出液的狀態下,就會使用生理食鹽水加上紗布來進行短時間的濕敷處理,這是一種可以讓皮膚糜爛狀況快速收斂的方法,而且水分蒸發同時會產生清涼效果,於是濕敷後對於皮膚會有舒緩及乾燥的作用。
而化妝水加上化妝棉濕敷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但重點是化妝水成分遠比生理食鹽水複雜多,常常其中還有香料、酒精、色素、乳化劑及一堆植萃成分,而且使用者的皮膚多數都是正常的,加上濕敷的時間也常常過久,於是臨床上常看到不敷還好一敷皮膚反而容易敏感變乾的案例,皮膚最後不但沒變好還自己找了一堆麻煩。
很多人剛敷完都會覺得很舒服,而且皮膚立刻變好,這是因為角質層水分快速增加所造成的短期感受,就跟敷面膜一樣,但這樣的效果常常只是曇花一現,等到水份蒸發掉之後就會如同灰姑娘回復原形了。
甚至有些人濕敷時還會加上保鮮膜增加密封性,當然短期效果會更快更明顯,但如果選擇了不當的產品使用,長期下來對皮膚絕對是弊多於利。
在肌膚保養的市場上常常只看效果不看安全,只求噱頭不求真相,但在這樣狀況下很多的保養處理,就會變成只是飲鴆止渴、短多長空,但消費者卻常不明瞭這利害關係,等到皮膚真的出問題就很難救了。
人類皮膚經過幾億年演化已自成一套小宇宙,但在這幾年化妝及保養市場上卻常出現破壞皮膚原本運行的處理,常常把處理問題皮膚的方法套用在正常皮膚保養上,用牛刀殺雞看起來很快速厲害,但只要一不小心後果可能會難以掌控不可收拾。
簡單說,就是化妝水的使用不一定要用濕敷的,要敷就要找單純安全的產品來用,使用前最好先局部敷用測試看看,使用時間及頻率也不宜過長過高,皮膚偏乾的話濕敷後最好要用點鎖水保濕產品,把握原則後就不會產生皮膚越敷越乾的狀況了。
(圖片來源:flickr Zenspa1)
原文網址:https://skindocchiu.pixnet.net/blog/post/4832719
(本文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美容中心主任;原文刊載於《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