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至今已經一個星期了,家中是否有孩子出現不想上學、精神不佳懶散、學習興趣不高或想到上學就頭痛、肚子痛等,所謂「開學症候群」的情形呢?
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也是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表示,會出現這種情形可能是因為經過一個長假的放鬆,加上混亂作息突然要調整,所以造成不少小朋友都會因適應不良,而出現生理或心理上的反應,如:出現精神不佳、常打哈欠、呈現疲倦或想睡,甚至脾氣暴躁易怒等情形。
張自強指出,若孩子有上述的情況出現,做父母的應該耐心陪著孩子們一起來調整,以縮短適應不良的時間。以下提供幾個方法,擺脫開學症候群的影響:
1. 把握時間多運動,透過運動降低開學的壓力,增加學習活力,避免懶散的態度。
2. 晚上早點就寢,避免睡前使用3C產品,以免影響入睡,可搭配輕柔音樂助眠,增加隔天上學精神。
3. 調整生活作息,在長假期間比較沒有時間壓力,故常常作息不正常或花過多時間玩樂,唯有逐步調整作息表,才不會影響正常的上課學習時間。
4. 增加親子溝通時間,回家約定使用3C時間,避免影響親子互動,同時可以扮演聆聽的角色,多聽孩子在學校的生活,適時給予關心與支持,降低孩子因為開學換老師或換班級的焦慮或壓力。
此外,家長們除了每天可以撥時間和孩子聊天,以了解他在學校情況。當然,若孩子出現開學不適應的情況嚴重且持續超過二週,則建議儘早就醫,以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或治療。
(本文為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