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男女同學間的互動與相處,關鍵的家長要不要管? | 健康遠見
人際

男女同學間的互動與相處,關鍵的家長要不要管?

【專家觀點】
男女同學間的互動與相處,關鍵的家長要不要管?

從前陣子流行的電影,如:「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到「我的少女時代」等,我們可以發現在早期的學生時代男女生交往與同學之間互動的情形。的確,進入了國中時期後,隨著課業壓力的增加,同學同儕之間的溝通與互動,常常扮演著介於學校與家庭間的重要關鍵。因為在學校被老師罵或是功課表現不佳、心儀的異性對象的一舉一動、社團或個人的身心變化等討論,常常第一時間都是找學校的死黨,而不是找父母或親友,所以同儕之間的支持與互動就顯得相當重要。

父母親雖然社會歷練多而且一起生活,但是他們不瞭解學校的學習情況,也不熟悉孩子那個時期的身體與心理變化,所以通常給予的意見比較無法被孩子所接受;反之,孩子的同學每天上課在一起,有共同的話題與學校生活,即是異性的對象也會一起討論,因次常常扮演著出主意的軍師角色,若提供的意見適切還好,但是若提供的建議有反效果,有時反而造成家長極大的困擾。

父母不一定要時時介入孩子們的同儕互動行為,但是要重視且關心孩子們的交友情形,畢竟學習如何交朋友與維持良好的同儕關係,也是孩子們在學生時期所要學習的課題之一,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部分來關心,一起與孩子們渡過國中發展孩子同儕人脈的關鍵時期,為以後進入社會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做準備。

1. 認識新朋友

每當進入新學校或是換班級時,都會有機會認識新同學,但對於內向或害羞的孩子來說,這個時期也是壓力較大的時候,因為不知道如何去認識新朋友。若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可以先觀察一下大家的互動方式,以免過於躁進而影響到第一印象。

其次可以尋找有共同點的人做第一次介紹,例如有共同的衣著、共同畢業的學校、共同的社區…等,透過共同點的相處拉近彼此距離。此外,在團體中多微笑、多主動幫忙等都可以令人產生好的印象,增加認識新朋友的機會。

2. 與異性相處

隨著社會的開放,再加上拜科技之賜,現階段男女生在學校交流機會增加,也更容易透過FB或LINE等通訊軟體認識異性。不像早期要認識異性都還要透過傳紙條或是第三者傳話,才有機會要到異性的姓名或聯絡方式。

但是與異性認識的方便並不代表相處上可以隨便,畢竟男女雙方在青少年時期,身體的第二性徵發展與心理的成熟度發展不同,與異性相處還是要適度地保持距離,雙方相處的最高指導原則是「尊重」,不要自己以為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對方也會這樣認為。

現實生活與連續劇是不同的,也不要以為愛情故事的連續劇發展,在校園中的異性相處也是會按照劇本演出。學校的最主要功能還是課業學習,千萬不要本末倒置,忙著談戀愛而忽略的學業。

3. 良性的同儕互動

當孩子們在校園中開始有較熟的同學或朋友時,陸續就會發展出小團體或死黨的組成。這群死黨的相處模式通常是很重情義的,為了朋友兩臂插刀也在所不惜,這樣的氣魄用在課業學習上是很棒,但是若方向偏了的話,恐怕就此走向不良的發展。

同儕關係中若要有良性的發展,當然必須要信任、包容與支持,才能在朋友有困擾時給予支持及傾聽,必要時可以提供建議與想法,作為同儕間的後盾。但是若同儕間發生了變化,例如有人開始翹課、說謊、接觸菸酒或是毒品的話,也要勇於提出規勸與諫言,協助整個團體導向正確的方向,也才能夠讓彼此的同儕關係往良性互動發展下去。

4. 父母是最真誠的朋友

孩子們要相信大多數的父母都是給孩子們百分之百的愛與支持,也是唯一對孩子們是無私且不會欺騙的,所以父母永遠是孩子們最真誠的朋友。父母對於孩子們的朋友交往與同儕關係要支持與關心,但是也不宜過度限制其發展,畢竟孩子進入國中後陸續成長,自己開始學習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父母則可以扮演好的支持與意見提供者的角色,與孩子們建立真誠朋友的關係相處與發展,給予支持並適時的給予意見,以避免孩子們交友的方向走偏。

良好的親子關係建立,才能讓孩子們遇到任何困難時,第一個會回來找父母討論。此外,有機會的話可以參與孩子們的活動,或是邀請孩子的朋友一起出遊,除了能隨時了解到孩子們的交友狀況外,也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父母的關心與支持,更有助於未來的人格發展。

(作者為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