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診人數62個,有1位要先做治療,必須提早聯絡廠商準備機器,8個人要打膝關節玻尿酸,32個人要先開單照X光,2個人要先開抽血單,5個開刀後出院回診,可能需要換藥或拆線,2個急診轉來的有傷口,還有一些是固定回來拿藥的病人,其他初診的病人不知道要做什麼,無從準備起啊啊啊~」開診前的焦慮讓我嘴裡唸唸有詞,生怕忘了任何一個環節打亂了上診的節奏。
「不管了,先開叫號燈讓病人報到再一邊準備吧!」滑鼠點擊系統,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等等不管遇到什麼,咬牙挺著就是了!
叩叩叩、叩叩叩!叩叩叩!
鈴鈴鈴鈴鈴鈴~
一開診的選擇題Start,在這個兩難的局面,先接電話還是先開門?我選擇了先把話筒拿起。
「喂?喂?小姐喔?請問看到幾號了?」
「不好意思門診還沒開始喔!」
「喔!好我等下再打」沒給我反擊的機會,對方話筒已經響起了嘟嘟聲。
其實我本來要說:不好意思,您如果在上診中一直打電話來,會影響到醫師看診以及其他病患做治療,我們會有點困擾的,聽著嘟嘟聲,想來是沒機會了,而且我猜等等他還會打來N通電話,問著同樣的問題⋯⋯
腦海中浮現一會上診一邊幫病人換藥、協助醫師拆線時,耳邊不斷響起電話鈴聲的情形,無奈到有點出了神⋯⋯過了一會,意識慢慢拉了回來,大力晃了晃腦袋後站起身去開門。
「護理師你到底在忙什麼,門敲了那麼久都沒回應!不是說下次回診要先來拿檢查單做檢查嗎?」門外的病人表情滿滿的寫著不悅,我抬了頭看了一下時鐘,下午1點47分,門診時間還沒開始。
「不好意思,下午門診時間還沒開始呢,待會我把系統打開、準備好後,再幫您處理好嗎?」
「我1點就過來等了欸!裡面是有這麼忙嗎?」
「對不起,我們下午門診時間是2點開始,請您先稍待,診間內還有許多需要準備的事情。」病人白了我一眼,轉身一屁股坐在候診區椅子,留下我一臉尷尬在原地...
每天的門診,差不多是從這樣的忙亂中開始的。
我們照著院內規定做事,下午1點半上班,開會結束後準備開診,這個時間內我們會把所有看診的病患病歷再確認一次,知道大約每個人回診需要做些什麼,要打針的先準備針劑,要拆線、換藥的先預先想好怎麼安排才能維持看診的順暢,要做評估的先打電話跟病歷室調病歷,期間還要接上幾通電話,包括「現在叫到幾號」、「我該幾點去看診」、「可以加掛嗎?」更甚至是電話問診...這類我們無法回答的問題,這樣還不包括臨時狀況的排除,有時會突然發生各種硬體、軟體損壞,上午門診需要拆線的熱情粉絲太多把器械用完、或器械遺失等等問題,從開會到上診短短的這10幾20分鐘,其實我們真的過得很充實。
但大多數的民眾,並不了解我們準備時刻在做些什麼,甚至有些人會認為門診護理師就是「開電燈、發發單、吹冷氣、等下班」,其實不是的。
工作了這許多年,已經能夠自己消化病人強加給自己的情緒,也了解等待多時的煩躁,在能力許可範圍內我們都會盡利達到病人的需求,只是希望這樣的幫忙不要被視為理所當然,而對我們予取予求。
試問,如果這次我們體諒您多一點,下次,您會多體諒我們一些嗎?
期待是個溫暖的答案。
專欄介紹:
門診護理師,因單位性質見過百百種病人及家屬,也看過不少有趣的求診情境。提起畫筆是為了分享工作 、分享生活、分享觀念,讓大家了解培養一位醫護人員背後所需要的努力、犧牲以及過程中的成長、收穫。
更多內容請至【醫院生存筆記】/【部落格】/【hospital_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