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開車上路,最怕碰上交通打結。望著前方大排長龍,速度如龜行,還真是苦不堪言。若剛好又有事情要辦,看著時限逐漸逼近,卻又無計可施,更是心煩意亂。有些個性較急躁者,為發洩受困怨氣,或按捺不住焦慮,甚至狂罵髒話、猛按喇叭、超車衝撞等,可說是損人又不利己。
正所謂「未雨綢繆」,習慣若能做些改變,拿時間換取空間,或許就可以減少出門淪陷車陣的機會,省去進退兩難的折磨。
一、注意報導:隨時瞭解最新路況,例如何處發生車禍回堵、施工封路或下雨、 起霧導致車速減緩而擁擠,藉以預估會遲到多久或提前繞道行駛。
二、重建規範:作息往前調整,儘量早睡早起,早點出發錯開尖峰時段。凡事也應預作準備,如前晚便將隔天要用的東西備齊,以免屆時手忙腳亂。
若還是碰到塞車,或本來就躲不掉,先別感到懊惱、沮喪,提供以下健康活動,有助於轉移注意,排解無聊造成的壓力:
1. 腦力激盪:妥善運用空檔,思考個人工作、課業或社交上的問題,盤算該如何規畫與解決,並把想法或創意寫下來,方便抵達目的地後整理。
2. 磨練心智:平常就放益智玩具或遊戲在車上,例如魔術方塊、數獨本、填字測驗或七巧板等,塞車較久時可以拿出來玩,過程既有趣又能強化腦力。
3. 伸展肢體:塞車時久坐不動常會引發腰椎疼痛、肩頸部肌肉僵硬或下肢痠麻、 抽筋等現象,配合調整呼吸做些柔軟操,活絡筋骨,有助緩解身體不適。
4. 學習幽默:上車時,隨身攜帶幾本輕鬆、詼諧的短篇小說、漫畫、笑話或雜誌,塞車時便能派上用場,在打發時間之餘,也能從中培養幽默感。
5. 增長知識:可添購各類有聲書,如語文、親職教育、歷史等或鎖定幾個節目知性的廣播頻道,就算堵在路途中,依然能夠充實自己,幫助個人獲得成長。
6. 聆聽音樂:車上準備一些輕音樂的CD片或選擇歌曲風格相似的電台收聽,柔美的聲音不僅讓人放鬆,跟著哼唱幾段,也能帶來快樂、愉悅的感受。
另外,若有親朋好友共乘,塞車時也可以閒話家常,以聊天來殺時間。
塞車雖誰都不喜歡,卻又無法完全避免。俗語說:「既來之,則安之」,反正無論如何都得等,不如做好心理建設,遇到時一切就順其自然,趁機做些有意義又開心的事,相信塞車也能讓您獲益匪淺。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原文刊載於《聯合報》健康版;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