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常關注「臉書」動態,小心讓人憂鬱 | 健康遠見
人際

常關注「臉書」動態,小心讓人憂鬱

【專家觀點】
常關注「臉書」動態,小心讓人憂鬱

若要問全球最為人熟知的社交網絡為何?那大概非臉書(Facebook)莫屬了。許多民眾藉此和親友互動,分享家庭、工作中的經驗,即使彼此距離遙遠,也能掌握最新動態。由於其還兼具娛樂功能,過程完全免費,無怪乎至今仍廣受歡迎。

然而,創新的科技雖帶來許多好處,卻也衍生意想不到的問題。日前,國內有幾家媒體引用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調查報告,內容指出高度依賴像臉書這類社群媒體的重度用戶,憂鬱症纏身機率是普通用戶2.7倍;中度用戶也比輕度用戶高出1.7倍。精神科醫師呼籲,使用社群網站要適可而止,避免沉湎當中。

其實前陣子分別發表在國外「社會與臨床心理學期刊」及「電腦與人類行為期刊」的報告也不約而同地指出,緊盯臉書上好友們的動態變化,恐對心理健康造成傷害,值得大家關注。

第一項研究由美國休士頓大學的心理學家麥莉.史蒂爾斯(Mai-Ly Steers)所主持,其和帕羅奧圖(Palo Alto)大學的學者合作,藉由刊登廣告招募到約300多名志願者,並進行分組調查,目的在探討使用臉書為何會讓人陷入憂鬱情緒。

過程中,研究人員透過訪談瞭解他們使用臉書的方式,與看到別人發文內容或上傳相片、影音時的真實感受。另外,也詢問平常覺得「鬱卒」的頻率有多高。

分析發現,在臉書上花的時間長短,並非是導致當事人心情低落的主因,關鍵在於當下有無攀比的想法。一旦瀏覽好友們發表的資訊,老覺得自己似乎過得沒對方精采、有趣,相較之下遜色許多,那就容易在自卑情結下產生憂鬱症狀。

第二項研究由任職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埃德森.坦多克(Edson Tandoc)博士所領導,其和美國密蘇里大學等校的學者合作,針對同意接受訪談的700多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目的在探討使用臉書的習慣和個人心理健康之間的關聯性。

一開始,每位個案均需填寫結構式問卷,除交代每天上去臉書查看的頻率與操作喜好外,也要答覆見到親朋好友透露的文字或圖像等即時資訊時,當下是否有嫉妒或羨慕的意念。接著還要接受心理測驗,評估各別的情緒穩定程度。

統計顯示,在臉書上待的時間越久,心情好像會越糟糕。而相對於單純以臉書和親友保持聯絡者,那些利用臉書監視親友動態的人明顯有憂鬱的傾向。有意思的是,該情形又以觀看完後總是會羨慕或嫉妒對方現狀的人格外嚴重。

整體而言,臉書有如一把雙刃劍,其讓我們能更快掌握週遭的訊息,帶來了便利與歡樂,但也可能因熱衷而欲罷不能,結果反而耽誤正事,影響生活起居。最不好的是,以臉書密切追蹤好友的動態,看見他們在上頭張貼各地度假風光、大啖美食佳肴或和伴侶曬恩愛等幸福的相片,不自覺地以此衡量相互的成就表現,這樣只會徒增無謂困擾。若經常有望塵莫及的感嘆,更易引發憂鬱出現。

由於發布在臉書上的訊息往往是屬於個人光明、美好的一面,事先有作過篩選或特意美化,故建議應以平常心看待,切勿拿來作比較,給自己壓力。而臉書也儘量當成是和親友情感、意見交流的平台就好,以免因過於依賴而成癮。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