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為人母的喜悅與哀愁:談產後憂鬱症 | 健康遠見
壓力

為人母的喜悅與哀愁:談產後憂鬱症

【專家觀點】
為人母的喜悅與哀愁:談產後憂鬱症

敏敏帶著一歲多的女兒回診,看著她親暱逗著女兒,滿臉幸福,實在很難和一年前經常哭泣、覺得無助、擔心無法勝任母親的她聯想起來。經過一年的治療,她告訴我現在很開心地迎接母親節,已經完全走出產後憂鬱症的陰霾了。產後憂鬱症是一種對母親、寶寶以至於整個家庭都有重大影響的疾病,幸運的是,它是可以被治癒的。

一般所謂的「產後憂鬱症」,通常在產後四週內發生。賀爾蒙的改變,懷孕當中升高的雌激素、黃體素,在產後頓時減低,生產造成的疼痛與肌肉酸痛、照顧寶寶造成的睡眠剝奪等生理因素,以及初為母親的壓力、適應新的家庭角色、擔心喪失吸引力...等心理因素,都是可能的原因,產後憂鬱症依輕重程度分為三類。

輕度產後憂鬱情緒(Baby blue)

約50-80%的新手媽媽都會遇到,通常兩週內會自行緩解,臨床表現包括:煩躁、易怒、有時候想哭,但這些症狀不會每天發生,也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或照顧寶寶的能力,媽媽還是能和寶寶產生依附關係,在照顧中得到滿足感。

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有10-20%的發生率,是需要醫療協助的狀況。表現和重度憂鬱症雷同,可能包括:幾乎每天都有以下困擾:情緒低落或易怒、對寶寶有負面的感受、擔心自己傷害寶寶、食慾及睡眠困擾、整日提不起勁、不想與人接觸、覺得自己沒用或充滿罪惡感、甚至有輕生的念頭,但不需要每一項都符合。

一般而言,原本即有憂鬱、焦慮症病史或家族史的,或者曾有產後憂鬱症或經前不悅症候群,又或者婚姻關係不良,家人無法給予情緒支持的,以及孕期中發生重大失落事件(如:親人重病或過逝等),非預期懷孕或抗拒懷孕的,還有菸、酒或非法藥物濫用者,這些女性發生產後憂鬱症的可能性較高。

因此,產後的妳若有情緒困擾或失眠不止數天,覺得沮喪感排山倒海而,或已經影響妳的日常生活或照顧小孩的能力時,建議向身心科醫師求助。

產後精神病症(postpartum psychosis)

發生率低(千分之1~2),卻是產後最嚴重的情緒併發症,會出現妄想或幻覺,及情緒激動失控,可能不斷會有傷害寶寶的想法,以至於最終做出行動,這時需要緊急的醫療介入或住院。

產後憂鬱症需要被治療,而先生或其他家人在協助母親就醫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因為許多母親會說服自己這樣的沮喪是正常的,或者即使知道自己需要協助,卻因擔心被認為是壞母親,或是擔心被認為是瘋子、被迫與小孩分開,而不敢就醫,以至延誤治療。

國外大型研究指出,未被治療的產後憂鬱症可能延續下去變成長期的憂鬱症,也會導致深遠的負面影響,包括: 影響母親與小孩的心理連結、造成小孩認知功能發展及社會適應的阻礙,以及小孩會有較多的負面情緒...等,影響不可小覷。

至於治療方式,可分為短期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醫師會依照母親的狀況並與母親討論後再決定。目前已有多種抗憂鬱藥物,即使在餵母乳的母親也可以安全的使用(關於懷孕中/哺乳時的用藥,他文再提)。所以,只要家人擔心準媽媽有產後憂鬱的狀況,一定要尋求專業人員的進一步評估,才能幫助準媽媽走過可能的情緒風暴。

(本文作者為振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原文刊載於2009年5月聯合報)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