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培養健康身體意象,協助孩子建立自信 | 健康遠見
人際

培養健康身體意象,協助孩子建立自信

【專家觀點】
培養健康身體意象,協助孩子建立自信

據報載,台中市某位國二女生因小四時被同學嘲笑肥胖,從此便積極節食,結果卻一發不可收拾。半年來體重掉到只剩21公斤,身高也停在140公分,月經好幾個月沒來。父母要求她多吃一些,其卻不願配合,終致連走路的力氣也沒有,經爸爸送去醫院治療才挽回生命。

見到這則新聞,我想起日前去速食店用餐,鄰近位子坐了兩名高中生,只見男生點了漢堡和可樂,女生僅選購一盒沙拉。男生好奇地問她為何吃這樣少,只見女生無奈地回應:「沒辦法,最近有發福,覺得難看,所以要節食啊!」。當下偷瞄了一下女孩,明明就身材纖瘦,兩腿細到如台語說的「鳥仔腳」,令我不禁納悶其到底胖在哪裡。

您家的寶貝也有類似情形嗎?是否老嫌自己的身材不好,認為需要減重呢?專家指出,青春期時因生理急遽變化,使得處於該階段的孩子會變得特別在意外表,對自我身體意象的滿意度也較低,而女生在該方面的傾向會比男生更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同儕比較的壓力、大眾媒體的影響(如強調瘦才是美,苗條會帶來成功與人緣)與父母、師長等重要他人偏頗的審美觀念會強化既有的負向身體意象,造成孩子喪失自信,未來罹患憂鬱症、焦慮症、飲食疾患的風險增加。

而國外研究也發現,青少年的負向身體意象越強烈時,其越易有物質濫用的問題,以抽菸、用藥或吸毒來減肥的機會越高。而不顧本身的體質與條件,一味執著在快速改變外表與體重,追求理想中的美感,恐對身心健康帶來深遠的傷害。

有鑑於此,茲提供家長以下建議,作為幫助子女發展健康自我意象的參考:

一、蒐集相關資料,透過教育讓孩子知道,體重增加是青春期正常的生理現象,而個人的外觀與體型則和先天的基因遺傳有密切關連。

二、觀察孩子常接觸的電視節目、音樂、雜誌或網站等,若當中有傳遞特定外表才是美或好的訊息,應主動和其討論,鼓勵陳述看法,適時給予澄清、導正。

三、找機會詢問孩子如何看待自己,覺得本身的優缺點為何。告知欣賞他哪些地方與說明原由,強調外表以外的價值,尊重與包容的態度有益其建立自尊。

四、在孩子面前要謹言慎行,少將胖、瘦、美、醜等評價外表的字眼掛在嘴邊。對於體重過重或骨架較大的人莫以其身材亂取綽號或開玩笑。

五、誇獎孩子應將重點擺在其個人的努力、能力或表現上,而非他長的如何。平時也可分享因成就而不是靠外表聞名的人物傳記或電影,供作效法的對象。

六、日常生活要以身作則,培養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的好習慣。邀請孩子加入行列,引導其明白目地是為了保健,並非要雕塑特定身材或達到「完美」體重。

另外,孩子對自身的身材或體重有疑慮時,也可帶去請家醫科醫師評估,參酌檢測後的各類生理數據,瞭解其身體質量指數(BMI)是否超出應有的標準。若有則遵循醫囑規劃,設定合理的減重目標,安排以健康、安全的方式進行處理。

倘若孩子經確認身材、體重適當,並無任何異常,其依然持續關注,即使勸說後仍為此感到苦惱,不妨尋求心理諮商的協助,藉由增進自我概念,使能肯定與接納自己的身體,懂得「健康就是美」的道理,相信如此才能活得自在與快樂。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原文刊載於《自由時報》家庭親子版;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