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是個過敏兒,別看我在廚房做菜好像piece of cake,背後其實也有一段辛酸血淚史…譬如說,奇異果夠常見了吧?以前不曉得自己對奇異果過敏,才剛摸到絨絨的表皮,手馬上就腫起來(囧)就連咪咪也遺傳到我的體質,有些東西還不用吃進去,只要一碰就癢痛得她哇哇大哭,讓我這當媽的心疼不已。
所以,咪咪在開始吃副食品的時候,我非常小心地按照營養師的建議,從低過敏食材開始讓她適應,並按照月齡的成長,再慢慢讓她嘗試其他容易過敏的食物。經過漫長的努力,咪咪現在的過敏體質好了不少,甚至比我這媽咪還健康呢!以下幫大家整理出常見的低過敏和高過敏食物,看完後你會發現,原來有些感覺超一般的水果蔬菜,竟然也是高過敏原呢~
五穀根莖類
衛生署建議,可以到七個月再嘗試嬰兒米麥粉或粥品,除非寶寶已經出現可以吃副食品的徵兆(請見這篇文章唷:要開始吃副食品了嗎?)。
• 低過敏食物:白米、地瓜、南瓜、馬鈴薯
• 高過敏食物:麥類(包括小麥、全麥麵包、蕎麥、義大利麵等)、玉米、芋頭
肉蛋魚豆類
寶寶初期有母奶或配方奶的補充,蛋白質並不高,建議八個月後再開始嘗試吃肉蛋魚豆類即可,以免蛋白質攝取過多造成寶寶腎臟負擔!
• 低過敏食物:雞肉、牛肉、鱈魚、鮭魚
• 高過敏食物:黃豆(包括豆腐、豆漿等黃豆製品)、豌豆、蛋類製品、帶殼海鮮、加工海鮮製品(魚丸、蟹餅等)
奶類
初期奶類有母乳或配方乳就很夠了,不需要再特別補充,而且牛奶中因為富含礦物質,會增加寶寶的代謝負擔,最好一歲後再開始嘗試喔。
• 低過敏食物:母乳、水解蛋白(配方奶的處理)
• 高過敏食物:鮮奶、乳酪、優格、含奶類的加工品(蛋糕、餅乾、布丁等等)
水果類
之前看過一則新聞,說台灣的家長通常太早給寶寶吃果汁或果泥了,最好7個月以後再進食即可,而且剛開始吃高纖維食物,記得要先稀釋過!
• 低過敏食物:香蕉、葡萄、蘋果、梨子、櫻桃、蓮霧
• 高過敏食物:柑橘類、葡萄柚、草莓、奇異果、瓜果類(西瓜、香瓜、哈密瓜等)、芒果、桃子
蔬菜類
8個月之後,可以慢慢加進蔬菜泥的攝取,以提供寶寶日漸增加的營養需求。但是記得先從比較好消化、味道溫和的蔬菜開始,不要一開始就給味道刺激的蔬菜,以免讓寶寶排斥。
• 低過敏食物:高麗菜、紅蘿蔔、花椰菜、蘿蔔、萵苣、菠菜等
• 高過敏食物:韭菜、芹菜、芥菜、茄子、蕈菇類(香菇、蘑菇、木耳等等)
油脂堅果類
寶寶的腸胃道還很脆弱,無法消化過多油脂,因此飲食主要以清蒸、水煮為主,不需要加油烹調,一歲之後才能慢慢嘗試加一點點油。至於堅果類則是最容易過敏的食物之一,請務必小心!
• 高過敏食物:花生(包含花生醬、含花生的加工食物)、杏仁、核桃、腰果、開心果等堅果類。
現在市售的產品成分表,都會標註過敏資訊,各位媽咪在採買時要記得先check一下喔!
專欄介紹:
謝凱婷,人氣料理網站「HowLiving美味生活」創辦者,是料理研究家,食譜作家和食物攝影師。成大工學院畢業,美國企業管理碩士,曾任職公關,產品經理及網路公司總經理。擅長中式,西 式和日式等跨國界料理,專注飲食生活和餐桌氛圍營造,並融合許多嶄新創意和個人風格作品常見於各大媒體和雜誌,並多次接受台灣和美國知名媒體的專訪。
目前經營「美味生活 HowLiving」料理網站, 並為《遠見雜誌》、《商業周刊》、《親子天下》、《蘋果日報》、《壹週刊》、《東森新聞生活雲》、《媽媽寶寶》、《早安健康》和《香港新假期》固定專欄作家。目前與丈夫和兩個女兒,定居北加州矽谷。著有《矽谷美味人妻一桌子幸福》、《矽谷美味人妻10分鐘幸福廚房》
更多文章請至【HowLiving 美味生活】/【矽谷美味人妻部落格】/【矽谷美味人妻臉書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