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用「心」的眼睛,送給媽媽一條愛的圍巾 | 健康遠見
人際

用「心」的眼睛,送給媽媽一條愛的圍巾

【伊甸基金會|伊甸園月刊】
用「心」的眼睛,送給媽媽一條愛的圍巾

17歲的花漾年紀,采伶卻承受失明的打擊,但是不服人的她,意外在技藝中找到樂趣。趁著母親節前夕,她要親手打造一條羊毛氈圍巾送給母親,在替母親圍上圍巾的那一刻,此情此景充滿濃濃的愛的味道。

【文|簡祿恩;攝影|王致尹】

年輕女孩采伶有著幽默、開朗、樂觀的個性,擁有如此棒的特質要歸功於她有一個和樂融融的家庭,跟一對永遠在背後無條件支持她的雙親。

采伶5歲時,一天因感冒陷入昏迷,家人著急的帶她四處求醫,才診斷出她患有先天性糖尿病,開始每天注射胰島素的生活。

失去光明 宣洩情緒

在漸漸失去視力的過程中,父母積極地帶著她四處尋醫,眼睛開了三次刀,千方百計地想要醫好寶貝女兒的眼睛;母親也為此而輾轉難眠。然而,采伶因為視網膜病變,視力漸漸模糊到完全失去光覺;那年她17歲,正值花漾年華的年紀,卻必須被迫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內心的恐懼可想而知。

由於眼睛看不見,做任何事情都不順遂,難過與壓力襲來轉而發洩在母親身上,但事後又覺得過意不去,請求母親的原諒。幸運的是,采伶擁有一位偉大的母親,對她有著極大的包容力。

母女倆相互依偎,采伶是個貼心懂事的孩子,母親有時會跟采伶傾訴心事,她便會在旁邊默默地傾聽;遇到下雨天,母親忘記帶傘出門,還會特地拿雨傘給她。感情深厚的她們,有時相處卻又像姐妹一般,總是無話不談。而采伶跟父親之間,平常會在臉書上互留訊息溝通,遇到節慶時彼此祝賀。只要全家人聚在一起,此起彼落的歡笑聲總是不絕於耳。

用「心」的眼睛,送給媽媽一條愛的圍巾_img_1

(圖說:運用觸覺,練習調香。)

伊甸結緣 習得技藝

失明後,采伶和外界隔絕,整天待在家,對未來一片茫然,昔日的同窗好友也斷了音訊,她的日子過得黯淡又貧乏。因緣際會下,采伶認識了伊甸僕域文創中心,實際接觸後,開始對許多事情產生好奇,例如:定向訓練、廣播、音樂、羊毛氈等。「過去,原本沒有機會習得的技能,在伊甸卻都接觸到了。」采伶興奮的說:「我就像是一位好奇寶寶,有活動、課程就立刻報名參加。」

問她最拿手的才藝是什麼?她毫不猶豫的回答:「吹陶笛。」即便失明無法看譜,她聽著老師哼唱音階記住旋律,從初學者到進階課程,如今吹奏爵士樂或是卡農都難不倒她。她笑說:「以前背課文都沒有那麼強,現在記憶力超級好,旋律記得滾瓜爛熟。」期間采伶曾經獨挑大樑表演,獲得滿堂彩,老師稱讚她比明眼人還厲害。

周邊人物 創作題材

除了積極參與課程及活動之外,采伶在僕域文創也結識了一群能彼此傾訴心事的朋友,生活圈隨之拓展開來。社交生活多了,意外開啟采伶寫作的念頭。她從事小說創作,情節、人物、角色的設定,運用身邊的人物去揣摩,而且寫出興趣來,她文思泉湧,小說內容已達萬言字,令人刮目相看。

除了對音樂產生極大的熱忱外,另一項讓采伶覺得非常神奇,如同變魔術一般的就是製作羊毛氈。她說原本只是一團毛絮,但是經過噴灑肥皂水並加以搓揉之後,卻能變成一塊布,然後再製作成包包、衣服或玩偶,讓她驚覺不可思議。

用「心」的眼睛,送給媽媽一條愛的圍巾_img_2

(圖說:采伶和媽媽在一起,總有聊不完的話題和歡笑聲。)

製作圍巾 愛的禮物

以前,采伶只做過羊毛氈鑰匙圈,趁著母親節前夕,她想要親手製作一條圍巾送給媽媽當作母親節禮物,感謝她無怨無悔的付出與陪伴。問她母親在她心目中的形象?她答道:「就像少女情懷般,粉紅色最適合她。」語畢,母女倆相視而笑,情同姊妹的她們,在一起總有說不出的快樂與滿足。

專欄介紹:

自1983年7月創刊,伊甸園月刊已發行數十年,過程中,我們發現需要幫助的人越來越多,層面越來越廣泛,每一個個案、每一個村落都有自己的故事與難處,我們聽過很多感人的故事,也有聞之鼻酸的憾事,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告訴更多人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事情,讓更多溫暖及感動能夠傳播出去。

更多內容請至【伊甸園月刊部落格】/【伊甸園月刊粉絲團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