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個月算是寶寶副食品的第一階段,主要以食物泥為主,到了7~9個月開始,算是副食品的第二階段。這個階段食用的副食品,建議要包含各種營養(奶、蛋、魚、豆、肉等等),因此本篇設計了「飯麵主食」的食譜,除了麵、粥、飯之外,還有寶寶碗粿、芋頭糕等等,讓家長們在製作時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NOTE:
1歲前的寶寶在食用副食品時,食材建議還是要切細碎或是攪打成泥,使用攪拌棒、果汁機、調理機都可以。煮好的食材也要用食物剪,將食材剪碎再入口喔!
海鮮雞肉粥:增強體力(7個月以上)
干貝的口感鮮甜,而且營養豐富,有增強體力的功效。
材料:
干貝4個(或大干貝1個)、雞腿半隻、白飯或隔夜飯1碗、芹菜3根(切碎)
作法:
1. 雞腿肉用刀背刮取成為肉末(或是切細碎)。
2. 煮一小鍋水來煮干貝後,加入白飯攪拌。
3. 加入雞腿肉繼續攪拌後,最後加入碎芹菜攪拌。
4. 煮滾後即可關火。
三色滑蛋粥:營養均衡(7個月以上)
7、8個月的寶寶就可以開始嘗試吃蛋黃,而蛋白較易過敏,建議10個月後再食用。
材料:
白飯1碗、紅蘿蔔少許(切碎)、青花菜3朵(切碎)、香菇3朵(切碎)、蛋黃1顆
作法:
1. 煮一小鍋水,加入白飯攪拌後,依序將紅蘿蔔、香菇、青花菜放入攪拌。
2. 最後加入蛋黃繼續攪拌,煮滾後即可關火。
雞高湯麵線:蛋白質豐富(9個月以上)
用滴雞精來製作高湯,並放入麵線、蔬菜,簡單步驟就能做出營養餐點。
材料:
滴精雞1包、低納麵線適量、小白菜3片
作法:
1. 將滴雞精與水1:1混合。
2. 把麵線放入煮熟,再放入小白菜煮2分鐘即可起鍋。
3. 將麵線切小段即可食用。
Q軟肉圓:促進消化(10個月以上)
西谷米主要成分為澱粉,很常用來製作飲品與點心,用它做肉圓,吃起來的口感比較Q軟喔!
材料:
酪梨油(或橄欖油)10cc、香菇3朵、紅蘿蔔少許、玉米半根(取玉米粒)、絞肉1盒、西谷米160g
作法:
1. 香菇、玉米、洋蔥、絞肉,放入攪拌機或調理機切成細碎。
2. 用2杯水浸泡西谷米半小時,加入酪梨油(或橄欖油),放進攪拌機打成麵糊。
3. 取小碗將麵糊倒入一半後,放入步驟1的內餡,再將麵糊倒至8分滿,蓋住肉餡。
4. 放入電鍋或是蒸籠蒸20分即可。
NOTE:
用西谷米製作的肉圓比較Q軟,所以適合寶寶食用,基本上10個月以上、有長牙的寶寶即可食用。
山藥雞肉餡餅:改善久咳(11個月以上)
山藥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還能改善久咳、肺虛等症狀。
材料:
橄欖油少許、雞腿肉丁少許、山藥1小節、玉米1根(取玉米粒)、麵粉60g、酵母粉3g、水20cc
作法:
1. 麵粉、酵母粉加入水,拌揉均勻使其成為麵團。
2. 將麵團放入碗裡,碗底抹些橄欖油後,用溼布覆蓋靜置45分鐘。
3. 山藥去皮切小塊後,與玉米粒、雞腿肉丁拌炒。
4. 出發酵完的麵團,切小塊揉圓並桿成麵皮,舖上步驟3的餡料,從圓邊開始收合封口包起。
5. 取平底鍋倒油,熱鍋後將餡餅放入,用小火乾煎至金黃色即可。
(原文刊載於小潔《手殘媽咪也會做!200道嬰幼兒主副食品全攻略》一書/橙實文化有限公司出版)
專欄介紹:
Hello,我是小潔,因為老大妮妮的出生,又重新寫文的生活,熱愛下廚也熱愛分享,晉升二寶媽的我,也將有更多媽媽經、育兒心得跟副食品分享可以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