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超級怕熱,每次夏天回台灣都超痛苦的,悶熱濕黏的天氣真的好不舒服呀!這種天氣對小朋友來說更痛苦,尤其是家中有幼兒的媽媽,一定非常擔心。酷熱的天氣更容易引發中暑。這種時候,媽咪們該怎麼幫孩子們預防中暑呢?如果中暑又要怎麼辦?
這一次KT特別請教了在Facebook社團「寶寶副食品交流區」的人氣小兒科醫師:葉勝雄醫師,針對夏天的中暑情況給各位媽媽幾點實用建議,一起對抗酷熱吧!
Q:怎樣才叫中暑?
夏天的炎熱狀況下,孩子如果出現呼吸急促、暈眩、嘔吐、高燒、無汗、皮膚發疳或有出血小紅點等症狀,通常就表示中暑了!這是因為長時間在高溫或不通風的環境中,身體超出了極限所產生的反應。
Q:怎麼預防中暑?定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小朋友相較大人更容易接受熱能,汗腺較小,大概有70%的小朋友,都是在運動或玩樂的時候發生中暑狀況。因此出外活動時要避開大太陽,帽子等防曬遮陽物品一定要戴,此外,穿衣服也要注意材質是否排汗透氣。遊玩、運動的時候,也要定時幫他們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不要放任小朋友玩瘋了,一定要規定他們適當的休息時間。即使在家裡,也要注意空氣流通,避免悶熱。
Q:如果中暑了,該怎麼辦?第一步先降溫
這時候應該立刻讓孩子到陰涼通風處,用溼冷毛巾擦拭全身幫助降溫。刮痧、推拿等傳統療法,其實對於舒緩症狀其實也很有用。中暑之後會非常虛弱,所以要吃得清淡,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當然,也一定要記得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喔。
Q:一定不能做的幾件事
中暑之後,身體會變得很虛弱,但不可以因此隨便進補,進補時間不對,反而會讓身體過熱。但也不能因為為了消除熱氣,就猛喝狂灌水,一定要以少量多次的方式補充。同樣道理,中暑後也不能吃太多生冷性寒的食物,會導致腸胃機能傷害。
小朋友中暑,更要注意
小孩的身體器官還未發育完全,尤其是一歲以下的嬰幼兒的腎臟功能,沒有大人成熟,因此與大人相比,更容易脫水,也更容易水中毒。平時補充水分的時機與頻率就要多留意,萬一中暑了,也不能一下子喝進太多水。小孩子與大人畢竟不同,尤其是健康觀念,不可以一味地套在孩子身上喔。
專欄介紹:
謝凱婷,人氣料理網站「HowLiving美味生活」創辦者,是料理研究家,食譜作家和食物攝影師。成大工學院畢業,美國企業管理碩士,曾任職公關,產品經理及網路公司總經理。擅長中式,西 式和日式等跨國界料理,專注飲食生活和餐桌氛圍營造,並融合許多嶄新創意和個人風格作品常見於各大媒體和雜誌,並多次接受台灣和美國知名媒體的專訪。
目前經營「美味生活 HowLiving」料理網站, 並為《遠見雜誌》、《商業周刊》、《親子天下》、《蘋果日報》、《壹週刊》、《東森新聞生活雲》、《媽媽寶寶》、《早安健康》和《香港新假期》固定專欄作家。目前與丈夫和兩個女兒,定居北加州矽谷。著有《矽谷美味人妻一桌子幸福》、《矽谷美味人妻10分鐘幸福廚房》
更多文章請至【HowLiving 美味生活】/【矽谷美味人妻部落格】/【矽谷美味人妻臉書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