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於周日舉行「2016職能治療師全國聯合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理事長張自強在會中表示,過去一年職能治療師在參與社會各項服務時不遺餘力,特別是在八仙塵爆、0206南部地震後,職能治療在創傷的急性期或恢復期都有積極介入。因為職能治療師對於病人身心復健的協助,除了可提供副木和壓力治療的專業的評估和建議外,更可以提供病人未來在重回職場的準備與訓練,提供輔具與職務再設計,讓病人盡早重回原來正常生活與角色。
張自強表示在本次的研討會除了涵蓋生理、心理、小兒的復健外,更有許多關於長照、輔具教學技巧等論文發表。此外,在特別演講中安排了:實證職能治療的教學與應用、慢飛天使健康微笑與癌症復健職能治療等,其中最特別的規劃是黃慧瑜主任兒童牙醫所提出和職能治療合作新契機,讓跨專業的交流熱絡,並指引出未來職能治療發展新方向。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兒童牙科主任黃慧瑜醫師在研討會中提到,臨床上有許多發展障礙的兒童常為受忽視的齲齒中度風險族群,且在牙科治療檯上需要做較多的關心與技巧,才能完成牙科的治療。因為發展遲緩兒童受限於其生理因素,日常的口腔清潔習慣建立卻較一般兒童困難,其原因包括有口腔敏感無法配合刷牙,習慣將食物含著口中不吞嚥等因素,再加上發緩兒童的行為可能無法配合一般牙科治療,就醫的困難及家屬的忽略儘早就醫造成發緩兒童未治療的齲齒率較高,也經常必須依賴全身麻醉來完成全口重建治療。
黃慧瑜主任表示,對於發緩兒童的口腔健康策略,兒童牙科除分析其齲齒風險外,亦可提供家屬預防性的口腔照護觀念,及協同早療團隊評估其口腔功能,提供整合性的口腔健康與功能建立。未來期望和職能治療合作創造新藍海,亦即牙科如能納入發展遲緩兒童評估及早期療育體系,透過職能治療師等專業人員的協助(如:兒童口腔減敏按摩等),可提供發緩兒童全方位的照護,讓孩子健康微笑,快樂成長。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兒童牙科主任黃慧瑜醫師推廣之「兒童口腔減敏按摩課程」及主編「兒童口腔保健手冊」:
(本文為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