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BB霜流行時我就有寫過幾篇文章說明BB霜的角色,簡單說BB霜就是一種具有遮瑕潤色及修飾效果的彩妝品,即使其中有宣稱多種保養效果都不是這類產品主要的功能。BB霜不是什麼ALL-IN-ONE的神器,使用後還是需要卸妝清潔,還是可能造成皮膚敏感、過敏甚至長痘痘,一陣炒作後幾乎市場上多數廠商都淪陷了。
其實這類產品市場先前已經有不少產品,像是飾底乳、遮瑕霜、妝前霜、潤色防曬霜、粉底液(乳、霜)都是有這樣的效果,甚至定位及名稱不是很清楚明確的隔離霜也是有這樣的功能,在這些類似的產品中有需要的話找個一兩款來用就很足夠了。
BB霜出來後不久後,就有廠商推出CC霜(Color Control:色控/修),現在連DD霜也來了,有人稱為Daily Defense cream:全日防護霜,或是Dynamic Do all cream:全方位運作霜,也有人稱為Disguise & Diminish:掩飾修飾霜,甚至還有人把它稱為Doctor' s Dream cream:醫生白日夢霜,還是宣稱具有多合一的彩妝及保養效果,依然繼續把BB霜的騙局繼續延伸下去。
老實說這已經不是舊瓶裝新酒而是換湯不換藥,無論是BB、CC還是DD霜,這些產品都不用根本也沒有關係,因為本質上只是粉底或遮瑕產品冠上不同的行銷名稱罷了。
這幾年來化妝品產業行銷取代專業的狀況越來越嚴重,每個廠商無不在產品名稱或宣稱上絞盡腦汁來思考,希望可以找到聳動又有話題的標題來打動媒體及消費者,但針對產品安全性以及實際上對皮膚的本質意義,努力重視的廠商卻是越來越少...整個媒體及市場追捧的只是新鮮流行的名稱與故事,但對於皮膚來說這些都只是枝微末節,塗在皮膚上對皮膚到底好不好才是最大的重點。
其實BB霜本身就是行銷目的所創造出來的名稱,後來的CC、DD霜根本只是copycat更沒有特色,到底是廠商太壞太沒有創意而要故意這麼做?還是消費者太好騙不這樣做真的對不起自己?我想如果之後還有EE Cream或許就是Error Erase cream吧!這名稱我還沒有申請商標...想用的就自行取用吧!
(圖片來源:kaboompics.com)
(本文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美容中心主任;原文刊載於《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