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7月26日發生被解雇的介護士,入安養院砍人,造成19人死亡,被稱為二戰以來日本最慘重的屠殺事件。日本介護凌虐到介護殺人是否會發生在台灣,如何避免,值得政府在推動「長照十年2.0」前,重新檢視政策,避免重蹈日本長照覆轍。
(圖片為示意圖,與當事人無關)
過去,日本嚴苛的移民政策,使外籍看護很難進入日本,但面對2020年東京奧運及照護人力嚴重短缺,安倍政府放寬移民政策或外國學生實習政策。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平成26年度高齡者虐待防止.養護者支援應對情況相關調查」顯示,2014年度遭安養機構虐待的長者計有613人,事件數則達300起,比前年度成長35.7%,連續八年刷新紀錄。
「長照十年2.0」明年預算207億中,規劃99億做為支付照服員每月三萬薪資的預算。照服員人力長期不足,薪資是一項重要因素,但專業門檻低、社會地位低、欠缺職涯規劃、無進階專業證照制度等,是無法吸引年輕人的主因,要年輕人一輩子都領三萬的月薪,是否能吸引他們?
「長照十年2.0」規畫A到C的長照服務網需要三萬名以上的照服員,短期間如何召募?如何避免類似日本良莠不齊現象?在短期內,如何從基本照服到對失智及失能的照護知識技能,避免照護壓力無法抒解出現照護凌虐,是高難度挑戰。
失智症照護是老人照護中困難度最高的。過去常見到「不同工同酬」,照服員不願服務失智或失能長者,如何建立失智症照護專業層級證照,以證照制度及服務品質來決定酬勞,才能鼓勵照服員投入失智症照護。
日本介護凌虐有許多是針對失智症長者,長者從晚上不睡、遊走或大叫、被害或被偷妄想、重覆言語、到暴力行為等,讓介護士無法休息而情緒及行為失控,約束已是常態,近年來日本才開始反省,提出零約束的介護政策,這有賴於客觀落實的評鑑制度。
長照機構的評鑑,首應合理化改革,政府應讓長照機構收費回歸市場機制,協助照護的訓練,並給予外籍看護合理居留權利等,讓長照機構走向正常化、透明化營運。
長照服務能量的壓力,已逼迫蔡英文政府從尚未解決的年金問題,又趕緊面對長照問題。日本今天就可能是台灣的明天,「長照十年2.0」的挑戰已一一呈現,就看林全內閣如何面對。別讓日本介護凌虐、介護殺人出現在台灣。
(作者為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顧問、失智症整合照護專家;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2016年7月27日《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