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振看似簡單的功能下,真實存在著神祕而奇妙的部分。從銀河到次原子,所有的人和分子皆隨著共振而起舞。
倘若一架鋼琴和一把吉他都已調好音,那麼在鋼琴上彈G鍵時,吉他上的G弦也會振動。聲波會移動空氣,將鋼琴的音波能量傳遞至吉他;同樣的,已設定在同一頻率振動的振動器,便可輕易地互相傳遞彼此的能量。在這個例子中,由於吉他與鋼琴的音調在同一頻率,因此吉他上的弦便可吸收鋼琴的能量波。只要設定類似頻率,這些振動器便可形成所謂的共振系統,吉他和鋼琴的弦便可彼此互相共鳴。
若將一些鐘擺式的老爺時鐘掛在同一牆面,鐘擺以各自不同的步調擺動,隔幾天後,這些鐘擺便會開始鎖定為同步調而一起擺動起來。在這個例子中,透過同一面牆傳遞的能量,便足夠讓這些鐘擺彼此同一步調地擺動。這便是導引作用。導引是一種可讓兩個頻率相近的系統調整其運動與能量,使彼此的節奏與步調互相配合的現象。
我們可從這些學到什麼呢?首先,當兩個系統以不同的頻率擺動時,會出現稱之為「共振」的推進力,促使兩個系統彼此傳遞能量。
當兩個頻率類似的系統以不同的頻率振動時,會出現稱之為「導引作用」的另一種能量傳遞,促使兩者平齊,並以同樣的頻率振動。不同的個體調整其運動與能量,使彼此的節奏與相位配合。
艾札克.班多夫在其1977年的精采著作《走在狂盪的鐘擺上》裡寫道:「我們或許可以把疾病看作是身體一、兩個器官頻率失調的行為。當我們將一個強力的和諧頻率運用在此疾病時,與其產生干擾模式的波動,器官或許又會再次以同調的頻率來脈動。」他認為,這個理論或許能說明能量療癒的確有其功用。我同意他的看法。
量子觸療的療癒師透過呼吸與靜心冥想技巧,學習提升雙手的能量振動以達到一個非常高的頻率。當療癒師將雙手靠近受痛苦折磨的病患時,病患的身體就如頻率類似的電路,會與療癒師的雙手產生共振與導引作用。愛是普遍共有的振動,能讓人們彼此互相傳遞療癒的能量。
當療癒師運用量子觸療時,會儘量保持最高的振動,這振動會成為主導的頻率。「自我療癒者」(或可稱為「對象」)是身體正在接受療癒的人,他會與療癒師經由導引而去配合療癒師的振動。療癒師所做的是提供共振能量,讓他人能自己進行療癒。療癒師保持著非常強烈又同調的能量,讓對象的能量能配合著該能量的振動。接收能量者有著天生的身體智能,會做身體認為有用的事,促使療癒產生,因此,身體能用深不可測的智能層次來自我療癒。
(原文刊載於理查.葛登Richard Gordon《量子觸療好簡單:能量養生新趨勢,療癒保健自己來!》一書/橡實文化出版)
專欄介紹:
大雁出版基地,一個支撐成熟編輯人獨當一面、有利中小品牌生存發展的書業基地。
更多內容請至【橡實文化臉書】/【大雁出版基地臉書】/【大雁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