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長照2.0的挑戰是一關卡一關 | 健康遠見
長照

長照2.0的挑戰是一關卡一關

【專家觀點】
長照2.0的挑戰是一關卡一關

由於長照政策是蔡英文從總統大選至就職演說中,都宣稱是最重要施政規畫之一,台灣因長照資源不足、長照制度尚未建立,因長照需求無法滿足所產生的家庭悲劇、社會問題從未停止,蔡英文政府自520開始執政,到7月15日長照小組才召開第一次開會,相隔近兩個月,倉促提出「長照十年2.0」的規劃草案,讓我們不禁要問:怎麼做?民眾關心的是每天24小時所需的長照需求能否被滿足,不是數字。

首先,長照制度要能運作首在人力,長照人力要從量到質都必須到位,沒有足夠的基層照服人力,再好的長照政策規劃猶如海市蜃樓,無法運轉。「長照十年2.0」明年規劃99億預算,做為支付二萬五千位照顧服務員每月三萬圓的薪資。

問題一,三萬月薪是否可吸引照服人力。目前真正在職場的照服員僅有九千多人,換言之,未來一年,政府至少需吸引近兩萬名照服員加入長照市場才夠。就以目前醫院照服員薪資高達五、六萬,民間市場照服員薪資也可達三、四萬,這三萬的薪資無法能與現行市場相比,如何能吸引現有市場中的人力來轉換跑道。

問題二,照服員人力長期不足,薪資固然是一項重要因素,但專業門檻低、社會地位低、無法建立專業形象、欠缺職業生涯規劃、也無進階的專業證照制度等,一直是無法吸引年輕人投入照服員市場的主因,常成為經濟不景氣時,人力暫時性投入的市場,或是中高齡女性就業市場,甚至是外配及陸配的主要就業市場,要年輕人一輩子都領三萬的月薪,是否能吸引他們。

問題三,二萬五千位照服員人力是否夠「長照十年2.0」所規畫A到C的長照服務網。政府計畫在未來的3到4年內,分期完成A級469處、B級829處、C級2529處。A級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包括小規模多機能、日間照顧中心、居家服務等服務項目,B級複合型日間服務中心包括日間托老據點、居家服務等服務項目,C級巷弄長照站,如果以A級至少需要25位以上照服員,B級至少需要20位以上照服員,C級目前是規劃至少一位照服員,換言之,未來三年要有三萬一千位照服人力,這是一項高難度挑戰。

問題四,就算召募到足夠的照服人力,要在短時間內,訓練照服員從基本照服知識技到對失智及失能的照護知識技能,更是極高難度挑戰,而失智症照護是老人照護中,困難度最高的。過去,常見到在不同工卻是同酬下,有照服員不會願意去服務失智症或重度失能長者,如何訓練失智症照護專業的照服人力,建立失智症照護專業層級證照,才能鼓勵照服人力願意投入失智症照護市場,否則「長照十年2.0」擴大服務項目的第一項「失智症照顧服務」,有誰願意去做。

其次,目前政府「長照十年2.0」將持續過去委外經營辦理的模式,委託社團法人等非營利組織來經營,目前準備擴大服務量能,同時,衛福部次長呂寶靜表示,包括輔具研發、交通接送等,政府都歡迎民間業者投入。但就沒提及長照服務網中的A級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及B級複合型日間服務中心等,有那一營利事業願意以慈善事業方式去從事局部的長照服務。

問題一,以目前的承辦政府「長照十年計畫」的非營利組織,是否有足夠的量能去承接未來所需擴大的服務網,如果不開放民間企業投入,「長照十年2.0」將有可能會讓民眾看得到,卻得不到服務。衛福部過去曾派幾十個團到日本取經,也非常清楚,日本長照則是從送餐、機構、居家、輔具、交通等多面向與多層級提供服務,讓民間企業有利可圖,為日本建立充沛的長照服務量能,在開放企業參與服務,滿足市場不同層級的需求,也才能創造出吸引人才的環境及品質的提升,使長照資源永續經營發展,但政府似乎視而不見。

問題二,目前的承辦政府「長照十年計畫」的非營利組織,少有會針對未來市場發展,事先規劃及培育人才,就因是非營利組織,在政府有限的預算及經費補助下,經營的都非常辛苦,如何有多餘的經費與時間去培訓未來所需人才,在過去一兩年,都已呈現出來:服務品質因擴張而被稀釋。

原本,台灣僅有不到100家的日照中心,但配合衛福部要在2016年達到全台368鄉鎮市都有日照中心,不斷要求地方政府籌設日照中心,積效稍好的現有經營日照中心的非營利組織,就被地方政府要求增加經營日照中心,服務品質也因不斷擴張而被稀釋,量出現了,但質卻下降了。

問題三,目前的承辦政府「長照十年計畫」的非營利組織,常因政府補助款申請手續層層關卡,往往要借款來先支付照服員等薪資,甚至有非營利組織預支高達上千萬,未來這問題不解決,非營利組織如何有意願來承辦更多的服務。

衛福部歷經政黨輪替,長期照護制度從「長照十年計畫」、「長照服務法加上長照保險法」、又回到「長照十年2.0」,雖然政務官及政策內容有所變動,但負責規劃政策的衛福部官員卻未變動,「長照十年2.0」約有一半以上來自過去長照保險、長照量能提升計畫中的規劃,因為是同一批人在負責規劃,僅是根據政策要求作若干調整,未來所有的問題仍在溝通、共識、整合、執行四個面向。

未來在衛福部中設立「長照局」,是否能有效整合出醫療、護理、社工等間的歧見,目前「長照十年2.0」中直接包括美國PACE及日本小規多機兩種模式,卻未見嘗試規劃出適合台灣各地的服務模式,就是一例。此外,各地方政府是否能建立相同的共識,地方資源是否足夠,這都將考驗衛福部政策如何落實,縣市政府是否有足夠的執行力。

快速老化、長照需求激增、長照服務能量不足所形成對政府長照的壓力,已逼迫蔡英文政府從年金問題尚未解決,又趕緊面對長照問題,但這樣「長照十年2.0」的挑戰已一一呈現,就看林全內閣如何面對。

(本文作者為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顧問、失智症整合照護專家)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