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家長難以啟齒的性教育,該怎麼教? | 健康遠見
兩性

家長難以啟齒的性教育,該怎麼教?

【小桃媽幸福部落】
家長難以啟齒的性教育,該怎麼教?

​「寶寶從哪裡來的?」、「為什麼爸爸有鬍子?」孩子因為好奇而詢問許多和性別有關的問題,身為家長的你是否也曾有招架不住的感覺呢?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幼兒的性教育,包括幼兒的性好奇、家長應給的性教育內容,以及性教育常見的迷思。

一、幼兒常見的性好奇:

(一)對身體構造的疑問:父母與孩子共浴時,孩子指著肚臍說「這是甚麼?」大約三歲開始正確意識到男女性別的不同,詢問:「為什麼媽媽的乳房比爸爸大?」這些疑問都代表小孩對身體構造的好奇。家長在回答時可使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即時且正確地回答,如果回答不出來可以說:「我們一起去圖書館找答案」。

► 別對孩子說:「不要亂問!」孩子對身體構造的好奇是很正常的現象。許多時候,孩子問這些問題是想與爸媽的關係更靠近的象徵,因此,父母認真地了解與傾聽、把小孩的話當一回事,即使回答不出來也願意找資料來回答,這樣的行為會讓親子關係更靠近。

(二)對生命起源的疑惑:孩子大約3~6歲時,會對生命起源感到疑惑,會詢問:「我是從哪裡來的?」對於三歲以下的孩子,家長可以說:「你是媽咪生下來的。」更大一點的孩子,家長可說:「你是媽咪懷孕十個月,醫院裡的醫生和護士幫忙,把你生下來的。」

► 別對孩子說:「你是從石頭裡面蹦出來的」、「你是路邊撿來的,再不乖一點就把你放回路邊,等人撿回去」

(三)身體探索:孩子若有手淫等情況,家長要避免說孩子的行為羞羞臉、很骯髒,可以說:「手髒髒的,這樣摸會生病喔!」孩子也會扮演醫師檢查病人身體的遊戲、想要掀女孩子的裙子…,家長在教導時要避免嚴厲懲罰,而是教導要尊重自己和別人的的身體隱私權。

家長難以啟齒的性教育,該怎麼教?_img_1

二、家長應給的性教育內容:

(一)0~3歲嬰兒階段:

1.  愛是性教育的核心,應與孩子建立安全信任的依附關係。

2.  學習控制大小便,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  認識身體構造及各部位正確名稱。

(二)3~6歲幼兒階段:

1.  灌輸身體隱私權的概念,學習如何保護自己。

2.  注意身體清潔及衛生。

(三)6~12歲小學階段: 

1.  與陌生人相處的注意事項。

2.  了解及尊重異性,培育孩子的男女合作意識。

3.  正確看待報章雜誌及電視關於身體裸露的畫面。

4.  認識青春期的第二性徵及生殖器的功能。

三、性教育常見的迷思:

(一)孩子長大就會知道,所以家長不用教?

碰到與性有關的話題,許多父母會感到不自在,想說這些等幼稚園的老師教就好了,家長習慣迴避與性有關的話題,也阻礙孩子繼續發問的機會。國內研究指出家長對孩子性態度的影響大過於學校老師及傳播媒體,家長就是最好的教材,可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正確的性教育支持。

(二)對於孩子的性好奇,家長大聲斥責及處罰:

這會讓孩子學習到對性好奇是錯誤的,產生罪惡感及羞恥感,進而干擾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造成更多檯面下的私密性行為。父母可從小建立身體隱私及尊重的概念,例如:身體不能隨便給別人看、不能偷掀別人的裙子,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就能逐漸建立尊重身體隱私權的觀念。

家長難以啟齒的性教育,該怎麼教?_img_2

現代孩子有太多獲取不適當性知識的管道,因此家庭的性教育顯得更為重要。家長可以選擇適合的教材及教具,配合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容易接受的方式,即時且正確地回答,良好的性教育知識,從嬰幼兒時期做起。

專欄介紹:

小桃媽,執業於臺南市的諮商心理師,為台灣輔導學會認證合格心理諮商督導,目前是《健康遠見》、《IBABY愛寶貝親子網》、《KidsPlay親子就醬玩》、《MamiBuy》、《媽媽經》、《嬰兒與母親》等親子網站駐站作家。

更多文章請至【小桃媽的部落格】/【小桃媽的粉絲專頁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