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對於新生兒的研究發現,孩子的感受力是很強的,即便是剛出生的孩子,都能感受到週邊的環境與父母的情緒。 您希望孩子是個情緒穩定的孩子嗎?
維持自己的穩定,是個很重要的方式。例如:孩子在暴哭的時候、討奶的時候、想睡覺的時候,千萬不要著急,也不要有情緒起伏,而是悠悠地跟他說:「乖,媽咪(爸比)現在就幫你準備唷/幫你換尿布喔/等下就來陪你喔。」然後就轉身去辦事,不要太在意他。(第二胎會容易的多XD)
重點是「淡然地跟他說」。
面對孩子負面情緒的時候,不要有過多的反應。也不要隨之起舞。
那孩子很開心地清醒著,甚至是對你微笑時呢?
請善用這個時候,多給他回應!他清醒的時候陪他,他微笑的時候陪他,跟他說話,而不是「因為他哭才去陪他」。他開心,你就比他更開心,讓孩子知道你因為他的開心而開心!這是很重要的回饋。
想想我們自己,是不是沒事的時候把他擺在一邊,等他哭的時候才過去回應呢?如果你是那個孩子,發現自己笑的時候沒人理,哭的時候就有人過來,那你會怎麼做呢?
孩子天然地會爭取父母親的注意力。
重點是你喜歡他開心地對你,還是暴哭地對你呢?
所以,請在他開心的時候多陪他,多給他回饋,他情緒不好的時候「冷淡反應」。一樣,打從出生的第一天,就可以這麼做。
還有,「請維持住自己的情緒」,父母若情緒不穩,孩子也會受到影響的。
產後,因為荷爾蒙的關係、跟疲憊的緣故,約有10%的母親會有憂鬱的問題。這是「正常的」!
每一位看到這篇文章的父親,請記得這件事:太太脾氣變差,那是正常的,那是正常的,那是正常的!考量到太太的辛苦,自己請多扛著點。
媽媽有狀況,孩子不會好的。所以我由衷地建議每一位媽媽、與其家人朋友,如果發現媽媽的情緒不對了,請儘早處理。如果沒辦法自己處理,請找身心科醫師談談,會有幫助的!
(作者為大安婦幼醫院兒科醫師、成大醫院小兒腎臟科兼任主治醫師;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