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僅為情境配圖)
Q:天然健康的食物,吃再多也沒關係?
營養師 李婉萍:再健康的食物也不能無限量供應。
爸媽常陷入「天然健康」的迷思中,尤其是牛奶和果汁,覺得小朋友多喝點也沒關係。
曾經幫一個小學六年級、80公斤重的孩子做營養諮詢時,怎麼都找不出體重失控的原因,最後才發現,這孩子把牛奶當水喝,一天可以喝下兩公升的家庭號!找到答案後,爸媽也很意外,覺得「多喝牛奶不是會長高嗎?」其實,小朋友一天最多喝500 cc牛奶,喝太多不但會熱量暴增、體重失控,還會增加腎臟負擔。
果汁也是感覺很健康的熱量陷阱,一小杯柳橙汁至少要用到7、8顆柳橙,大約360大卡,等於一碗半的飯;有些水果熱量更驚人,像是酪梨,曾有位阿嬤每天替孫子打一杯酪梨牛奶,一杯至少500大卡(若是再加糖或蜂蜜,熱量還更高),結果一個暑假過去,孫子就胖了10公斤。
所以,與其辛苦打果汁,還不如讓小朋友直接吃水果,更能攝取到豐富的纖維質。切記不是所有天然健康的食物,都可以無限量供應給孩子,要把握適量攝取的原則。
Q:小朋友容易餓,少量多餐比較好?
小兒科醫師 黃瑽寧:不管分成幾餐,都要注意總熱量。
研究發現,在減重的過程中,如果下午的時候給小朋友吃一點健康的點心,那麼到晚上那一餐就會吃得比較少,統計全天攝取的總熱量是降低的,這樣的確能達到少量多餐、既滿足食欲又能控制體重的效果。
但是一般人很少懂得如何計算食物的熱量,少量多餐的結果是整天攝取的總熱量比一次吃一大堆還要高,比如多吃個菠蘿麵包就500卡、一片蔥油餅就300卡,熱量比之前只吃三餐還要多,就失去少量多餐、控制體重的意義了。當孩子吃完還覺得不飽,可以說「我們先等20分鐘」,讓飽食感有時間傳送到大腦。如果20分鐘後真的還餓,也要給孩子「真的食物」,例如一根香蕉,不要用加工食品,比如玉米脆片,避免過多的熱量負擔。
(原文刊載於東森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4 媽媽很有事:專家出馬解決媽媽育兒‧教養‧身心大小事》一書/三采文化出版)
專欄介紹:
思考不同的角度、接納改變的氣度、涵蘊文化的深度、創造流行的彩度。
我們不曾懷疑,一本書的力量,可以改變全世界。出版的路不會有侷限或終點,未來,我們希望能與更多的作者、創作者合作,激盪更多出版的可能,創造更美好的閱讀感悟。
更多文章請至【愛在三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