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秋意帶點涼,大概9月就有感覺了,但還不到很冷,就早晚有涼意,遇到下雨或是風大,就會冷得有點明顯。
雖然還沒很冷,但已經情不自禁地煮起麻油雞酒了~!
但因為孩子的關係,我們都會看時間煮,要嘛當宵夜,要嘛就是另煮一鍋孩子吃的,然後我們自行吃全酒。尤其是母乳戒了後更心癢,可能某天想吃就隨時煮了。
基本上冬天我都會囤著老薑、跟2瓶以上的米酒,要吃隨時可以,因為一年四季冷凍庫裡我都會囤著韓媽咪家的雞腿,跟雞弗,只要補貨滴雞精,我就會同時買一堆雞腿,一支支分裝太方便。家裡的孩子也愛喝雞湯,更可以說煮就煮,所以麻油雞酒也是。
材料(粥)
1. 老薑...................1根(大小可以自行評估)
2. 米血...............少許
3. 烏骨雞腿..............2/3隻
4. 雞弗..............少許
5. 米酒---------1瓶半
6. 高麗菜...........少許
7. 麻油-----------------2匙半(約30cc)(分2次下)
老薑把外面的土洗淨,切片備用;高麗菜是為了順便清冰箱加的。
我用了1個22公分的媽咪鍋,煮約7-8分滿。雞腿用2/3隻是因為上次煮香菇雞用了些,就剩下的,想說宵夜就不要煮太多,冰箱裡剛好剩烏骨雞腿,就直接解凍煮了。
1. 用鍋熱水先將雞腿川燙過(雞弗也可以一起燙),洗掉血水的部份
通常川燙後再用過濾水洗淨後再下鍋,出來的湯會乾淨很多,就把血水都洗掉了 。
2. 先下一匙半麻油,把薑煸香中小火(約10分鐘)
建議可以用可拌炒也可以水滾較深的鍋子,小潔是直接用22 cm的媽咪鍋,1家4口的量差不多剛好1鍋。(爸爸挺能吃的,兒子也可以吃掉1碗多)
3. 將肉加入一併炒香,約炒10分鐘
如果遇到比較操勞的時候,我通常會加入一包滴雞精,然後再加水,也是可以的。
4. 加入最後1匙麻油
在煮至小滾前可以攪拌一下,讓白米不會黏在鍋底,當冒小細泡的時候通常白米也開始逐漸小澎脹了。
5. 倒入米酒至6-7分滿
6. 再放入米血、雞弗
7. 以中大火滾約5-8分鐘後再上蓋(讓酒先蒸發掉些)
蓋上蓋子前先放上高麗菜,小小火滾20分鐘再悶個20分鐘。
麻油雞起鍋!
這樣的方式酒還吃得到米酒味,是莊先生個人比較喜歡的方式。
如果不敢吃全酒的可以一半酒一半水,把一開始的開蓋滾約滾的15-20分鐘,酒味會變得更淡,可以依喜好調整。
專欄介紹:
Hello,我是小潔,因為老大妮妮的出生,又重新寫文的生活,熱愛下廚也熱愛分享,晉升二寶媽的我,也將有更多媽媽經、育兒心得跟副食品分享可以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