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頭痛醫頭的長照人力政策 | 健康遠見
長照

頭痛醫頭的長照人力政策

【專家觀點】
頭痛醫頭的長照人力政策

長照體系能否建立,關鍵在要有均衡質量的照護人力。蔡英文總統已指出,長照政策的成敗在於人力資源的養成與素質,為了有足夠的照護人力,衛福部長林奏延表示,將在一般替代役中規劃「長照役」,再次顯現出走短線的政策規劃,頭痛醫頭的決策模式,這種做法非但無法解決照護人力不足,還會衍生更多問題,徒具形式的措施,將導致長照的崩盤,見不到長照體系建立的一天。

回顧照護人力政策自始就是採取短線,或說好聽是滾動式決策模式,見招拆招解決眼前壓力,不管是否能建構完整體系。從1992年修改「就業服務法」,外籍勞工正式引進法制化,以「限業限量」為原則,外勞定位為補充人力,工作年限為二年,表現好得延長一年。台灣長照需求出現後,國人不願從事看護,外勞政策逐漸放寬工作年限,20年後的2012年已放寛至12年,符合規定計算點數合格,還可延長2年,為14年。

今年九月底,台灣的國際移工中社福類有二十三萬二千多人,被視為「補充」照護人力,目前居家服務的照服員僅有近九千人,卻是長照的「主要」照護人力。為何工作年限不斷放寬?為何外籍看護人數不斷增加?一方面是國內需求不斷增加,本國籍看護人數不足;另一方面,政府順應「民意」壓力,順勢放寬以舒緩壓力,但又從未正視外籍看護的權益與專業訓練,放任其自由發展。

政府在本國照護人力政策上卻是相互矛盾,一方面,鼓勵中高年婦女二度就業,成效不彰,只好將目標轉移到新住民,這些人士學歷認證取得不易,政府再放寬到不要求學歷;另一方面,教育部日前曾打臉衛福部指出,國內大學長照系所每年招生人數近5000名,但目前長照人力培訓,僅90小時就能從事照服員工作,且僅是薪資低廉的基層人力。

試問:大學畢業生是否願意從事沒有學歷要求,工作條件差、無專業形象、社會地位低、工作環境不佳、又無職涯規劃與前景等的行業。

循過去滾動式決策的天才思維,將人力來源放到替代役,決策再次走短線。「長照役」的問題如下:

1.  替代役的役期為四個月到一年不等,試問:永遠訓練新人,照護品質如何確保?

2.  目前替代役男薪資不到新台幣七千元,比照服員還低,他們如何會有意願從事「長照役」?

3.  今年一般替代役中,已有2,710位服「社會役」替代役,是在衛福部及退輔會下各兒童、青少年、老年、榮家等機構服役,他們工作內容為簡易行政、公文傳遞等事項,如何能希望替代役願意接受、從事辛苦的照護工作?

4.  募兵制是政府既定的政策方向,蔡英文於去年軍人節前夕,以總統候選人身分提出改良式募兵制度。換言之,如果正式實施募兵制,也就沒有替代役,試問衛福部屆時又想將照護人力放到誰身上。

長照人力必須有長期、穩定及紮根建制化的規劃,吸引高素質照護人力投入市場,必須誠實面對眼前的問題,一一提出長期解決方案,包括:待遇不佳、勞動條件差、社會地位低、職業尊嚴及專業角色未受肯定、欠缺職業生涯規劃、流動率高、專業訓練及實習不足、無證照分級制度、及薪資分級制等,根本問題不解決,總是走短線操作,永遠不會有質量兼具的照護人力,難以見到長照體系的建立,蔡英文的政策成空,又將被成為「空心菜」的實例。

(本文作者為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顧問、失智症整合照護專家)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