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居家醫療銜接長照,不必等2.0:鄉村比都會更需要 | 健康遠見
醫療

居家醫療銜接長照,不必等2.0:鄉村比都會更需要

【專家觀點】
居家醫療銜接長照,不必等2.0:鄉村比都會更需要

「醫生,我媽媽回去鄉下了!請你去幫我看看她,今天血糖200多。我們有去醫院,醫院醫生說檢查要重新做一次,我媽媽不要...」電話一頭說。

80歲,獨居老太太,參加全國舞蹈大賽前一週,因為血糖高達500,緊急申請居家醫療,胰島素注射下,子女回到家時候,血糖已經控制到300左右。住在北部子女擔心,堅持應該到北部「休養」,錯失今年出賽機會。即使關節退化行動不便,我們衝過去時候,依然在田裡工作,樂此不疲,畢竟這才是她熟悉的「生活」。長照2.0的目標在地安老(Aging in place),在熟悉的社區以自己的生活方式終老,如果沒有居家醫療協助,是不可能達成的。

各方注目的長照2.0試辦即將上路,各種問題接踵而至。媒體報導,台北都會區老人家,喜歡到大醫院「賞名醫」,即使居家醫療介入也不領情。事實上,台灣沒有分級醫療,鄉村民眾和都市沒有差別,名醫誰不愛,只是「離我好遠」。拜健保之賜,健保卡每個月往返都市,「健保宅配藥品」,從林口、基隆到台東市,「名醫的藥」在偏鄉無醫村都看的到,但血壓動輒240,血糖動輒500,也不少見。

無醫村生活2個月來,直接與居服送餐單位「同署辦公」,目前已經有70位「居家醫療」的個案。所有個案中有一半接受「長照1.0」的服務,其中的85%有接受「送餐服務」。我們的個案,有三成完全臥床,其餘依靠柺杖、助行器或代步車移動,自己緩慢行走只有1/5,45%的個案獨居,一半是重度失能,60%屬於健保照護階段中沒有管路的「居家醫療」。疾病類型以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中風和關節等慢性退化性為主,超過七成,事實上,95%的個案沒有癌症。我時常開玩笑說,只要沒辦法買菜,都是我們的個案。

偏鄉重複就醫的情況,和都會區無異。差別在偏鄉就醫不便,小病拖大病又無法適切發現和處置。即使到都市的大醫院治療後,後續的追蹤和管理,又是一道高牆,名醫的藥拿回來了,卻也沒辦法發揮效果。實際上,我們有三成力氣在「健康管理(量血壓等)」,三成力氣在「藥物管理(含送藥)」、只有三成力氣用在「治療處置」,急症處理和慢病管理,真是非常缺乏。

居家醫療可以協助急症處理,預防慢性病失控,進一步避免失能惡化。到台北看名醫是一時的,健康管理是永久的。可以天天看名醫的人畢竟是少數,偏鄉更需要完善的居家醫療資源。居家醫療銜接長照服務,不必等長照2.0上路,只要有心「投入資源」,建立「居家醫療與照顧連繫據點」,馬上可以做到。

(本文作者為在宅醫療研究會召集人)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