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抓住綠竹筍的「尾巴」,但是每次都加一堆料變成一大鍋…這是小時侯的記憶─竹筍粥加肉燥。從小吃到大,奶奶總愛這樣煮,所以我當媽後偶爾也會這樣煮給孩子吃,我想,這大概算是另一種傳承吧!
每年竹筍盛產的時候總要煮個幾次。至於食材嘛,除了香菇跟竹筍,就又是種清冰箱的感覺,有什麼加什麼!這大概是自已煮的最大優點。
材料(竹筍雜燴粥)
1. 竹筍…………1根(大小可以自行評估)
2. 香菇…………4-5朵
3. 魚片…………4-5片
4. 火燒蝦………少許
5. 高麗菜………少許
6. 白米…………1杯
(簡易肉燥)
1. 蒜頭……………少許
2. 蒜味橄欖油……少許
3. 薄鹽醬油………1.5匙
4. 蔥花……………少許
絞肉的部份小潔在下鍋前會先微醃半個小時:用1小匙的醬油跟2顆切碎的蒜頭先抓醃。
我習慣先煮粥,然後悶粥的時間剛好炒肉燥,這樣的時間會配合得剛剛好!因為家裡還有2歲小兒,所以醬油除了用薄鹽還減了量,也把食材切得更細碎些,讓快2歲的孩子不需要再用剪刀就可以輕鬆吃!
作法
1. 取鍋子倒少許蒜油(2-3滴)熱鍋
2. 將香菇與竹筍先下鍋拌炒出香味
建議可以用可拌炒的方式,也可以水滾較深的鍋子。小潔是直接用22cm的媽咪鍋,1家4口的量差不多剛好1鍋!(爸爸挺能吃的,兒子也可以吃掉1碗多)
3. 將水加至7分滿,再放入洗淨的白米
如果遇到比較操勞的時候,我通常會加入一包滴雞精,然後再加水,也是可以的哦!
4. 加入蝦與魚最後放舖上高麗菜,煮至湯冒小細泡,攪拌後蓋上鍋蓋小火悶煮15分鐘
在煮至小滾前可以先攪拌一下,這樣白米不會黏在鍋底。當冒小細泡的時候通常白米也開始逐漸稍微膨脹了。
5. 取平底鍋或炒鍋熱鍋倒點油(如果肉燥都是肥肉也可以不倒油了)
6. 將醃好的絞肉直接下鍋拌炒
7. 倒入半小匙薄鹽醬油與2大碗的水將肉燥煮滾
8. 拌炒至水收到剩一些些,最後加入蔥花後再關火
竹筍粥起鍋!
在粥上加半匙肉燥。
專欄介紹:
Hello,我是小潔,因為老大妮妮的出生,又重新寫文的生活,熱愛下廚也熱愛分享,晉升二寶媽的我,也將有更多媽媽經、育兒心得跟副食品分享可以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