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骨刺非刺?神經受壓迫才會痛! | 健康遠見
疾病

骨刺非刺?神經受壓迫才會痛!

【三采文化】
骨刺非刺?神經受壓迫才會痛!

骨刺本身不會痛,所以若是將X光看到的骨刺,當作是腰痛的原因,那邏輯上就會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先聽聽下面這些診間的對話:

「我腰痛很久了,醫師說我長骨刺。」

「我髖骨很痛,X光照出來骨刺很大支,我說難怪,不過醫師說骨刺這麼大支應該沒救了,就只有換關節一條路」

「我膝關節長骨刺會痛,後來打玻尿酸之後有好很多;沒想到一年之後再照一次X光,骨刺居然還在,真是太令我失望了!」

「我腳底痛,醫師說是足底筋膜炎,超音波和X光照出來,都有長出骨刺;我好擔心,是不是要開刀把骨刺拿掉?」

乍聽之下,好像都很合理;但人云亦云之詞,都一定是正確的嗎?

非也。在逐句釋疑之前,我們先討論一下,究竟什麼是「骨刺」?

骨刺,是骨頭的「宿命」

這麼說吧,與其把骨刺當是骨頭的「疾病」,不如將骨刺看作是骨頭的「宿命」;就像一位辛苦的阿嬤,在診間無奈地對醫師說:「阿我嘛知道不要做粗重的事,可是呢,作豬就是要吃ㄆㄨㄣ,作阿嬤就是要帶孫……」

骨刺,就是骨頭面對過高的「內力」,不得不作出的無奈選擇。

還記得武俠片裡的橋段嗎?兩位武林高手雙手交疊,怒目相向,對手的內力突如排山倒海般湧向主角掌心,只見主角汗珠如豆,腦門出煙,眼看就要支持不住了;霎時,背後突然灌入三股各不相同,但一樣強勁的內力。原來是三位救星到了,如魚貫般將雙手搭上主角的背,把畢生的內力都給了他⋯⋯

骨刺,不是刺?

骨刺,就像這幾位救星般,是骨頭承受不住過高「內力」時,身體派來支援,在承受內力最高的地方,所長出的「新骨頭」;而骨刺新生主要的目的,就是藉由周邊新骨的增加,來分散因承受過高內力,而可能受損的「原住骨」負擔。

【醫學小知識】

套個簡單的國中物理公式:骨刺就是 p=F/A,當骨頭承受過高內力(F)時,內壓(p)跟著拉高,造成潛在的組織傷害;面對過高卻無法改變的內力(F),身體只好無奈地在過壓處增加骨頭新生,使得受力面積(A)增加,以降低內部的壓力(p),避免組織的傷害。

喔⋯⋯原來如此,本來受苦的骨頭是「原住」民,而新生的骨刺,就變成了「援助」民。但是,何以骨刺不是刺呢?明明X光看起來,就是一根白白的刺啊!

別急,先想想常吃過的「墨西哥麵包」,就會知道答案了!啊,什麼?

沒錯,就是墨西哥麵包。這種麵包的特色,就是麵包表面的蛋酥皮,會流到麵包邊邊,等過了烤箱之後,就會變成有點硬硬的,甚至有時候有點焦焦的蛋酥皮;喜歡吃墨西哥麵包的人,最愛啃這邊邊。

繞著骨頭邊緣長出的半環狀結構

咳咳...有點離題了。嗯,骨刺之於骨頭,就像酥邊之於麵包本體;所以,與其說是長骨「刺」,不如說是長骨「片」、骨「邊」,而且是環繞著骨頭邊緣長出來的半環狀結構。如果非要用日常生活的例子說明,或許可以用「陽台推窗加蓋,增加可利用面積」的例子來比喻。

骨刺非刺?神經受壓迫才會痛!_img_1

好,答案呼之欲出了。既然骨刺其實是骨片,而且是環狀的3D骨片;所以,當我們用2D的X光去呈像時,就會像把墨西哥麵包對半切開一樣,麵包本體旁邊的酥片,就會被切成如尖刺一般的形狀,對嗎?

骨刺非刺?神經受壓迫才會痛!_img_2

骨刺本身不會痛

了解了骨刺的原理之後,我們再回頭來檢視之前的說法。

既然骨刺是「援助」民,是骨頭新移民,所以本質上,骨刺形成本身是無痛的,也就是:骨刺本身不會痛。所以,上面第一句「我腰痛很久了,醫師說我長骨刺。」聽起來,就會有點奇怪。奇怪的地方,並非患者沒長骨刺,我們絕對相信醫師的判讀,患者的X光,應該是結結實實有長出骨刺的;但奇怪的地方是,因為骨刺本身不會痛,所以若是將X光看到的骨刺,當作是腰痛的原因,那邏輯上就會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換句話說,除非骨刺壓迫到神經,不然一般我們在脊椎X光中所看到的骨刺,很難被拿來當作腰痛的根源。

難不成,解說的醫師講錯了嗎?當然沒講錯,只是講得簡潔了些。「腰痛,是因為長骨刺」這句話,其實是:腰痛,是因為導致長骨刺的那個「內力」過高,使得骨頭周邊的結締組織受損或發炎所產生的。

骨刺QA,Dr.Pain解惑


再來,「我髖骨很痛,X 光照出來骨刺很大支,我說難怪,不過醫師說骨刺這麼大支應該沒救了,就只有換關節一條路...」

了解上述原理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骨頭越「大支」,不代表疼痛越嚴重。某些老人因右膝疼痛就診,結果X光照出來,左膝骨刺更大支,但仔細一問,左膝根本不會痛,所以骨刺不會痛,大支的骨刺自然不會更痛。

大支的骨刺在臨床上的意義,比較是在暗示,退化問題發展的進程比較長;換句話說,是比較慢性的問題,而非問題的嚴重程度。真正與嚴重程度較有關係的,反而是關節軟骨的磨損程度,也就是X光影像中,兩塊骨頭之間的空隙厚度。

至於髖關節退化的治療方式,除了人工關節置換之外,還可以選擇「超音波引導PRP 注射」 。

「我膝關節長骨刺會痛,後來打玻尿酸之後有好很多;沒想到一年之後再照一次X光,骨刺居然還在,真是太令我失望了!」當然,玻尿酸解決了軟骨磨損的疼痛,跟骨刺一點關係都沒有。骨刺默默地以援助民的身分待在你的膝蓋裡,一年之後你還能看見他,請輕聲地跟他說:辛苦了,謝謝你撐住我的膝蓋!

「我腳底痛,醫師說是足底筋膜炎,超音波和X光照出來,都有長出骨刺;我好擔心,是不是要開刀把骨刺拿掉?」

哈哈,足底筋膜炎會痛,是那個「內力」在搞鬼啊,不是骨刺喔。好好跟醫師討論,怎樣緩解或消除過高的內力,是比較治根的方式。骨刺不會痛,就算是開刀把骨刺「拔掉」,而根本的內力沒有消除,疼痛還是會回來喔。

下回吃墨西哥麵包時,你將會有不同的體悟。

(原文刊載於潘健理《攻疼新醫:筋骨疼痛專家Dr.Pain帶你找痛源、解痛根、脫離痛海》/三采文化出版)

骨刺非刺?神經受壓迫才會痛!_img_3

專欄介紹:

思考不同的角度、接納改變的氣度、涵蘊文化的深度、創造流行的彩度。

我們不曾懷疑,一本書的力量,可以改變全世界。出版的路不會有侷限或終點,未來,我們希望能與更多的作者、創作者合作,激盪更多出版的可能,創造更美好的閱讀感悟。

更多文章請至【愛在三采閱讀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