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孩子每天早點睡,「睏飽」有助身心發展 | 健康遠見
睡眠

孩子每天早點睡,「睏飽」有助身心發展

【專家觀點】
孩子每天早點睡,「睏飽」有助身心發展

您家的寶貝晚上都幾點就寢?是否夜已深了,卻還在寫功課、看電視或玩遊戲呢?不久前,分別發表在國外期刊「睡眠醫學」與「小兒科」的研究報告指出,孩子若總是「睏未飽」,對他們往後的身心發展不利,值得家長關注。

第一項研究由美國休士頓(Houston)大學的臨床心理學家康迪斯.阿爾法諾(Candice Alfano)博士所主持,其在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NIMH)的資助下,針對50名年齡介於7至11歲的孩子進行暫時性的限制睡眠實驗。

結果發現,睡眠不足除會使孩子產生較多的負面情緒外,也易變得凡事消極以對。比方說,當受試者連續兩個晚上沒睡飽,即使接觸的是以往喜愛的事物,反應卻異常冷淡,完全喪失興趣,事後詢問相關的正向經驗,也普遍都記不起來。

研究者表示,睡眠和大腦當中負責情緒調節的機制關係密切,對孩童的心理發展扮演關鍵性的角色。若從小就未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弄到早上常賴床或日間感到睏倦,長期經歷睡眠不足,恐怕會提高成年罹患憂鬱症、焦慮症的風險。

第二項研究由美國俄亥俄(Ohio)州立大學的流行病學專家莎拉.安德森(Sarah Anderson)博士所主持,其針對977名平均年齡4.5歲的幼童進行追蹤調查,目的在探討他們平時上床時間和進入青少年階段的體重之間有無關聯。

首先,所有人的母親需接受問卷訪談,內容除基本資料外,也要告知孩子周一至周五夜間大約幾點上床睡覺。接著,依照就寢的平均時間被分為「晚上8點或更早」、「8點至9點」與「9點以後」等三組。等到這些孩子大約15歲時,研究人員測量他們的體重,並分析上述三組在體重分布上的差異為何。

結果發現,「晚上8點或更早」組中只有10%達到肥胖,而「8點至9點」組、「9點以後」組則各自為16%和23%。在排除可能的干擾因素後,進一步的統計顯示,相對於其他人,「晚上8點或更早」組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比較不會發胖。而「9點以後」組長大後肥胖的機率為「晚上8點或更早」組的兩倍。

研究者表示,肥胖會帶來糖尿病、心臟病等健康的問題,要預防青少年肥胖,除了飲食需有所節制外,從小能否建立規律作息時間也很重要。可以的話,最好每天讓孩子早點上床睡覺,就算當下無法馬上入眠,但最起碼能確保睡眠充足。

至於孩子要睡多久才算足夠呢?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最近發布的睡眠指南,當中就有依不同年紀給予建議,在此提供給父母們做為參考:

一、4至12個月的嬰兒:應睡12至16個小時(包括小睡)

二、1至3歲的幼兒:應睡11至14個小時(包括小睡)

三、3至5歲的幼兒:應睡10至13個小時(包括小睡)

四、6至12歲的兒童:應睡9至12個小時

五、13至18歲的青少年:應睡8至10個小時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