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會讓許多人願意掏出錢來,也能夠持續執行的,大概就屬減肥了。其實這麼多年下來,為減肥上門求診的患者也非常多,我都會告訴患者,要減肥其實很簡單,就是要讓消耗的熱量比吸收的更多,才可能瘦得下來。
人體裡有一種基因,叫作「節儉基因」,這種基因能把吃進去的食物,最大限度轉化成能量,以供身體運作時使用,因為包含心、肝、脾、肺、腎,以及激素、酵素等活動時都需要熱量,節儉基因就能把吃進來的東西轉換成人體所需的能量。
古時候,一般人吃的東西並不多,營養也不夠,但因為這種基因的調控,讓人體可以負荷大量粗活。到了現代,人們食用的熱量高,營養也很充足,隨便吃一點營養就過剩,吃得過量自然就容易胖了。
NG減肥法一:不吃澱粉
然而,變胖也可能就是身體代謝變慢了。常有患者跟我說:「我每天都吃很少啊,早餐吃一顆蘋果,中午只喝水,晚上吃一點雞肉,為什麼我還是胖?」很多人以為少吃就會變瘦,其實這種吃法很容易把腸胃弄壞,腸胃不好後就容易造成脾陽虛,導致身體陽氣不足,代謝功能下降。
身體其實有個保護機制,當吃進去的食物不足,身體會先把熱量給重要的器官使用,反而影響身體代謝掉多餘脂肪和廢水的能力。
所以,減肥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三餐一定要正常吃。很多人減肥只吃蛋白質,不吃澱粉,久了之後身體就會出現問題,因為澱粉經過一個多小時後,會轉換成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基本上二氧化碳和水,對身體來說沒有什麼壞處,也不會傷害身體,但蛋白質在經過四個多小時的轉換後,會產生阿摩尼亞、尿素等,這些成分久了對身體會造成相當的損害。而脂肪也一樣,尤其飽和脂肪酸和其他脂類,對心血管非常不好,也容易形成脂肪肝。
所以,澱粉可以少吃,但不能都不吃,因為它是熱量最重要的來源。我自己曾試過,如果不吃澱粉,只吃蛋白質、葉菜類的食物,就算加上適當的運動,還是瘦不下來,但當我吃了一些澱粉,加上蛋白質和葉菜類,並做適當運動後,瘦身效果反而變好。
NG減肥法二:不想運動,所以少吃
前陣子我和家人到南美旅遊,去了馬丘比丘跟伊瓜蘇大瀑布,由於風景好,每天都走將近10公里,在三餐正常吃的情況下,不但沒胖,還瘦了一點,回家非常開心。這也證明,當代謝的量比吃進來的量多時,自然就不會胖。
但現代人的通病常就是一個「懶」字,因為不想運動,又想維持苗條身材,只好盡量少吃。殊不知熱量不足,或營養不均衡的結果,就造成脾胃功能差,不僅臉上皺紋來了,女性也可能出現閉經現象,可謂得不償失。
這兩年曾有一個患者,求診時的體重將近130公斤,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瘦到56公斤,最近也有一位107公斤的患者,花了將近九個月的時間,就瘦到62公斤,但同時也有患者花了三、四個月,卻只瘦了5到6公斤。
仔細去觀察這些患者時,發現那位從130公斤減到56公斤的患者,是因為她的三餐就照我所說的,如果以前澱粉吃一碗,現在就吃半碗,蛋白質跟菜的比例,則是菜多一點,蛋白質少一點,並且每天走路上下班,有時候晚上甚至出去遛狗。
一年多下來,她的體重很穩定地每週減少0.5到1公斤,遇到的停滯期也很短,再加上我開立了補陽的藥,讓她的脾胃功能正常,身體的陽氣提高。以往,她早上起來量舌下溫度時,大概只有35℃多到36℃上下,後來提升到36.8到36.9℃。體溫上升,就代表新陳代謝提高,加上腸胃功能消化代謝正常,體重自然就慢慢地往下掉。
再舉一個例子。曾經有一對表姊妹,一位姓林,一位姓陳,都是75公斤左右,她們一開始也是按部就班來,但因為這兩個表姊妹曾打賭,看誰先瘦到55公斤,輸的人就得請贏的人去一趟澳洲,賭注不小,所以兩個人都很急。
減到57公斤時,陳小姐決定少吃一點,早上只吃一盤青菜,中午一盤青菜加半顆芭樂,晚上一盤青菜加一顆蘋果,然後再加上適量運動,她心想這樣應該會瘦得很快。
但林小姐就一直照我教的方法,有時反而還會多吃一點。在運動量相當的情況下,一個月後,林小姐順利瘦到54公斤,少吃的陳小姐卻還停留在57公斤,連0.1公斤也沒減少。陳小姐問我為什麼會這樣,我說雖然她吃得少,但因為吃的食物偏冷,尤其是蔬菜水果類就算炒過,營養和熱量都是不夠的,會讓代謝功能下降,當然瘦不下來。
舉這個例子是為了提醒大家,就算吃得很少,或只吃蔬菜水果,只要攝取的營養不足,身體是會抗議的,連0.1公斤都不讓你瘦。
NG減肥法三:無法持之以恆
關於運動能不能幫助減肥這件事,也常有錯誤的迷思。
很多人會覺得自己運動量很大,卻瘦不下來。依據一項國際研究,游泳60分鐘可以減少4430千焦耳,快跑則可消耗2926千焦耳,慢跑可消耗2760千焦耳,有氧運動為1053千焦耳,跳舞1253千焦耳,慢走1066千焦耳,踩腳踏車一個小時消耗769千焦耳。不過,要讓1公斤的脂肪徹底燃燒掉,卻需要消耗29260千焦耳,照這樣算來,等於游泳要游上七個小時,才能把1公斤的肥肉給消耗掉,跳繩等其他運動需要的時間更長。
所以,想透過運動減肥,並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達成的,而必須長久持續。尤其,減肥還有一個重點,就是「今天吃的熱量最好今天解決」,不要讓過時的美味留在肚子裡。很多人就常因為當天吃多了,人也懶了,這種狀況持續幾天後,脂肪就囤積下來了。
以我為例,曾有一次去了雲南一趟,回來居然瘦了2公斤,自己都嚇了一大跳。後來回想,是因為澱粉吃得少,相對的,青菜和肉類等蛋白質,就攝取得較多,更重要的是許多行程都徒步。如果以慢走一個小時可消耗1066千焦耳來算,一天慢慢走上五個小時,就能消耗近5200千焦耳,連續五天就減掉1公斤,意外達成瘦身的效果。
此外,那次的雲南行也讓我再度驗證蘿蔔的好處。蘿蔔在中醫裡主可消食積、去痰濕,我跟太太平常喜歡吃蘿蔔,尤其蘿蔔燉金針菇,什麼都不要加,只要一根蘿蔔和金針菇,再加上一點點水下去燜煮,由於蘿蔔本身會出水,煮出來就很鮮甜。看來那次行程中吃了很多蘿蔔,也是瘦下來的功臣之一。
所以,要記得減肥有幾大重點:第一,少吃不會瘦;第二,不動不會瘦;第三,腸胃不好不會瘦;第四,當陽氣不足,亦即心肺功能不夠、體溫太低時,也不會瘦。如果能把握這幾個原則,體態一定會變得非常好,也絕對瘦得下來。
如果真的要靠吃藥幫忙減肥,要謹記,藥一定要是陽性的,也就是對腸胃好、對心肺功能好的熱性藥物。坊間強調速效的減肥藥多為寒性,只是透過瀉肚子,短時間內減輕體重,卻會讓身體越來越糟糕,不可不慎。
(圖片來源:pakutaso)
(作者為樓中亮中醫診所總院長;原文刊載於樓中亮《算病II》/方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