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標靶藥推陳出新,肺腺癌活久活好 | 健康遠見
醫療

標靶藥推陳出新,肺腺癌活久活好

【專家觀點】
標靶藥推陳出新,肺腺癌活久活好

「醫師,我臉上長了青春痘,怎麼辦?」面對國人十大癌症死因首位 - 肺癌,標靶藥物已成晚期肺癌首選藥物,現在義大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魏裕峰碰到的病人,不只關心「我可不可以用標靶藥物?」,更會在意藥物的副作用,有的看到「可樂能夠提高肺癌標靶藥物效果」報導時,還會關切毒性與藥性。

副作用的正向解讀是治療有效,這對病患有積極的意義,有的病患繼續工作,或者遊山玩水,或在家含飴弄孫,當病人過著該做什麼就做什麼的日常生活時,自然會煩惱臉上長了東西不好看、要不要找皮膚科處理。

魏裕峰說,7到9成的患者治療1、2週之後,出現皮膚乾癢、臉上長痤瘡、手指腳趾的甲溝炎等皮膚症狀,這是針對EGFR突變的標靶藥物最常見副作用。其他還包括口腔黏膜發炎、腹瀉等腸胃道症狀、肝功能異常等,極少數(1%到3%以下)是間質性肺炎,所幸症狀可以控制、減緩、可逆,或是停藥就會消失。

台灣每年新增上萬名肺癌患者,以非小細胞肺癌為大宗,絕大多數病理分類為肺腺癌,對應的標靶藥物有兩大類,第一類是表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體酪胺酸酶抑制劑(EGFR-TKI),適用的肺腺癌病人超過半數,第二類是以抑制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的藥物,適用的患者大約1成。

在台灣,同時需要兩大類標靶藥物派上用場的肺腺癌病患佔比,推估「不到3%,可能只有1%。」魏裕峰說。

鎖定EGFR突變的標靶藥物發展至今到了第三代,魏裕峰進一步說明,第一代及第二代部分標靶藥物都已經在台灣上市並且納入健保給付,臨床研究顯示,第一、第二代藥物平均使用10到12個月之後,有半數患者會因為癌細胞出現抗藥性,面臨癌症惡化;因此就有第三代藥物出現專門對付T790M抗藥基因突變型態。

美國「臨床腫瘤期刊」收錄荷蘭研究指出,部分標靶藥物配上可樂會增加藥效,魏裕峰說,不清楚藥物濃度提高,是否毒性隨之提高,現在談可樂配藥、減少藥量,還言之過早,最好還是白開水配藥,避免交物作用。

至於攻擊ALK基因致癌變異的標靶藥物,對象是ALK陽性反應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副作用主要在腸胃道方面,例如:噁心、腹瀉、嘔吐、便祕,其他方面還包括視力異常、水腫等。

10多年來,肺腺癌標靶藥物推陳出新,雖然2/3病患為時已晚才發現,無法開刀,勉強開刀也切不乾淨,但是健保給付3B期到第4期的晚期病人直接使用標靶藥物,天天服用,無後顧之憂。魏裕峰還碰到上了年紀、不想開刀的患者,每個月20萬、30萬元自費使用口服藥物,定期回診追蹤,當成慢性病。

魏裕峰鼓勵病患發現肺癌時,不要害怕侵入性的檢查,鼓起勇氣做個腫瘤切片對因下藥、精準治療,一般先做EGFR基因檢測,需時1到2週;EGFR陰性者再來檢測ALK基因。即使EGFR和ALK都是陰性反應,不適用標靶藥物,也不要灰心,化療藥物與時俱進,對抗肺癌的武器變多了,一邊工作一邊抗癌,或計畫下一次去哪裡旅行的患者,很常見到。

專欄簡介

成立於2002年,由專業醫護與社工團隊在台北、台中、高雄直接服務癌友及家屬,深入瞭解其需求,並連結全方位個人化的醫療、家庭、社會、情感支持網絡,促使必要之照護資源到位,並提升癌友珍惜自我與積極治療的自信與意願,爭取活下來、活得久、活得好的機會,成為癌友邁向康復之路的領航員。

更多內容請至【癌症希望基金會官網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