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髮會得癌症」、「白髮染黑有高風險」,這樣的字句經常在網路流傳,也曾發生民眾到美容院染髮,在淡化髮色的過程造成皮膚傷害,這樣看來,染髮不安全嗎?
(圖片來源:Pixabay artursfoto)
國立臺南護專化妝品應用科主任徐照程要大家不必擔心。他說,染髮劑是含藥化妝品,雖然含有化學成分,但是,依法要經過衛生單位檢查,合格者才能販售。「如果染髮劑有毒,政府早就禁止了,」他如此表示。
(臺南護專化妝品應用科主任徐照程。攝影:賴永祥)
他認為,染髮劑在世界通行已久,台灣也依循國際法規,只要通過檢查,應該都是安全。合格的產品會在包裝上註明許可證字號,使用之前,可以在手肘內側塗抹,觀察45分鐘,假使發生過敏、異狀,就不要使用。
由於染髮劑直接接觸頭皮,皮膚敏感的人密集使用,頭皮、頭髮容易受損,可是,不會致癌。他以化妝品為比喻,長期在皮膚表面塗抹,會影響皮膚健康,卻不會傷害器官。
市面上有些染髮劑標榜不含PPD、阿摩尼亞,是否代表其他的染髮劑會影響健康呢?徐照程分析,這是廣告行銷手法,不具意義。為了改變頭髮顏色,一定會使用結構與PPD、阿摩尼亞類似的化學品,也就是它們的兄弟姐妹,因此,不要陷入廣告詞句的迷思。
至於強調純天然的植物染髮劑,真的完全不含化學成分?「這類產品的成分有99%是化學品,」徐照程解釋。指甲花之類的植物色素分子太大,無法進入頭髮的毛鱗片,想要成功染色,必須搭配化學品。由此可見,也是廣告用詞,不足採信。
有人在網路上尋找咖啡、黑豆植物的資訊,想要自製植物染髮劑,在他看來,不盡合理。染髮像是堆疊樂高積木,色素分子經過排列組合,才能呈現顏色,咖啡、黑豆的色素無法像化學品那樣,不能擁有多種變化,染色效果不大。
除了改變髮色,現代人也擔心掉髮、禿頭,皮膚科醫師葉昱廷提醒,假使額角兩側頭髮開始變少,或是頭髮變細、頂端頭髮變塌,可能是雄性禿前兆,最好就醫檢查。他在臨床上看到,病人從20多歲到50多歲,因為壓力或遺傳、生活作息不正常而導致掉髮。
(奇異生技。攝影:黃漢華)
奇異生技總監林雪雅表示,奇異果樹根部含有保護頭皮的物質,可以平衡油脂分泌,她已做成頭皮保養品,進軍禿髮市場。由於已經取得國家專利,她打著「28天無效退費」的口號,讓民眾有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