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跨完年後,接下來令人期待的連假就是農曆過年假期!「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假日,代表著舊的一年結束,而新的一年到來。也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歡樂時光,人們大多在這個時候放下工作,休養生息,與家人親友歡歡喜喜團聚在一起,同時也帶著對過去一年感恩的心,以及對於未來充滿了新的期許,到處都是除舊佈新,準備迎喜納福。
但現代人因工作繁忙,難得有連續假期不免睡得晚、起得也晚,導致作息不正常。過年時與久違重逢的親友相聚,除了打打牌或一同出遊,在年節輕鬆的氣氛下難免一同吃吃喝喝、暴飲暴食,不自覺吃下高熱量的餅乾、花生、瓜子、堅果類、魷魚絲、肉乾等零食加工品。殊不知,這些美味佳餚都屬於中醫所說的「肥甘厚味」,其實指的都是非常油膩、香甜或多油多肉,滋味濃厚的食物,相對這類食物的脂肪和糖含量都很高,容易造成肥胖。
《黃帝內經.素問》有提到:「數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就告訴人們,如果飲食不加以節制,則會影響人體正常的消化系統,進而影響到身體的新陳代謝。新春期間除了大魚大肉且運動量減少,過於放縱的行為都容易讓我們的身體,於過年後體重攀升,腰、臀圍也不小心增加了1、2公分,除了影響美觀也間接地影響到健康。
其實年節飲食的問題多出在缺乏新鮮的蔬菜及水果,避免攝取富含油脂的食物、過多的零食加工品、主食不足、多肉類、丸類、餃類加工品,另外烹調方式也屬於高油情形,更增添身體負擔。
其實若要吃得健康,可以從「食材來源及種類」、「烹調方式」和「飲食技巧」下手,來降低油脂攝取。烹調上應將油炸、勾芡、爆炒、紅燒、焗烤、糖醋的烹調方式,改成清燉、少油清炒、清蒸、水煮、涼拌、烘烤、醬油清滷、等較為健康的料理方式。在大啖美食之後透過自製的健康茶飲於飯後飲用,來幫助我們減少對油脂的吸收,可健胃整腸、促進代謝。
吃太油可DIY自製健康飯後茶飲
一、烏梅桂花飲
材料:烏梅2粒、桂花2克、山楂3克、陳皮2克
做法:
1. 將上述藥材洗淨瀝乾。
2. 將所有材料置於杯中,沖入500CC熱開水燜泡20分鐘。
3. 濾渣後即可飲用
功效:烏梅改善腸胃消化不良。治消化不良、消脂、健胃;桂花有溫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瘀;陳皮、山楂可降膽固醇、健胃整腸、潤腸通便。
飲用方式:可年節吃完飯後飲用1杯即可,每天最多2杯。
提醒:腹瀉和胃潰瘍患者不宜飲用。
二、玫瑰消脂茶
材料:玫瑰花5克、炒決明子3克、陳皮3克、洛神花5克、甘草2克、酸梅1粒(剝開)
做法:
1. 將上述藥材洗淨瀝乾。
2. 將所有材料置於鍋中,加入600CC水煮沸。
3. 燜泡10分鐘濾渣後,即可飲用。
功效:玫瑰花可疏肝解鬱、和血散瘀,治胃浣積寒、通便,促血液循環,緩和情緒;陳皮與決明子可促胃腸蠕動,清宿便,減少油脂吸收;洛神花含豐富的花青素,可養顏美容,調整血脂;甘草調和諸花草味道。
飲用方式:可年節吃完飯後飲用1杯即可,每天最多2杯。
*提醒:孕婦、腹瀉者不宜飲用。
其實飲食上除了太過油膩之外,若嗜吃重口味,其鹽分偏高也容易導致水分滯留在體內,不易排出,所以即使是吃的少也不容易變瘦。若加上春遊外出時遇到大塞車、或者長時間久坐牌桌的朋友,有時因久坐在位子上一動也不動的話,易使得肌肉緊繃致循環不佳,當氣滯血瘀時,也容易造成水腫的產生。其實可動動手來按摩我們的理氣消滯、利水消腫穴,對於局部氣血運行也有幫助,讓我們輕鬆健康過個好年。
吃太鹹可按摩的穴位
• 足三里:
位置:膝蓋外側有個有個凹陷處下方三吋(約四指寬)的位置。
功效: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補腎壯陽,對脾胃虛弱等症有幫助。
(圖片來源:陳潮宗)
• 陰陵泉:
位置: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陽陵泉相對。
功效:培補氣血、健脾袪濕。因過年香腸、臘肉、貢丸等加工製品,因這類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的鹽分,容易使水分滯留體內,造成水腫性肥胖,可利用按摩陰陵泉來消水腫。
(圖片來源:陳潮宗)
• 三陰交:
位置:腳踝內側往上約3指寬。
功效:為十二經絡中的肝經、脾經、腎經所交會處,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腹瀉、全身水腫、腳氣。
(圖片來源:陳潮宗)
以上的穴位按摩方法:如手握成拳,以食指第一彎曲指節的背面作為著力點,在穴位上適度按壓至有微酸脹感,一日三至五次。
過年期間除了要避免過量的大魚大肉,吃香喝辣之際也別忘了攝取適量水果,達到均衡飲食,水果內除了富含維生素群外,還含大量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可吸附膽固醇,協助降低血脂肪,並能幫助腸胃道蠕動,也可避免高脂飲食帶來的便秘問題。
而一些慢性病患者則盡量以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的原則來吃以避免舊疾復發。春節假期建議可適當放鬆,但仍要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適時運動,因為充分的休養是為了重新走更長的路。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Liudmila Kotvitckaia)
(本文作者為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台灣中醫美容醫學會理事長、陳潮宗中醫診所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