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吸毒爽一時,危害伴一生 | 健康遠見
疾病

吸毒爽一時,危害伴一生

【專家觀點】
吸毒爽一時,危害伴一生

近來國內陸續發生多起重大毒品案件,引起民眾的高度關注,例如W飯店毒趴致死案、清泉崗空軍基地官兵染毒案,凸顯出現今社會毒品氾濫問題的嚴重。

根據法務部統計,新增的吸毒人口連續幾年均高達兩萬人,不但呈現「穩定成長」,年齡層還有大幅下降的趨勢。以2015年為例,正值青壯年的18到40歲族群中,新增的吸毒人口就將近一萬七千多人,占了當年新增吸毒人口的八成。

在矯正機關從事戒毒工作十餘年,對於這樣的情形感觸格外深刻。每當有新收個案,檢視身份資料,幾乎都是年輕人,職業則涵蓋士農工商,當中不乏大專以上學歷。該族群原本應是國家棟樑,卻因染毒而自毀前程,實在是很可惜。

詢問個案使用動機,不外乎是好奇、無聊、提神、放鬆、助性或止痛等。剛開始只是偶爾碰,後續頻率與用量漸增,越陷越深,終致欲罷不能,也就是所謂的「成癮」。令人擔心的是,當事者往往認知不足或觀念錯誤,忽視毒癮的威脅。

毒癮目前已被學界證實是一種慢性且容易復發的大腦疾病,其造成的影響具不可逆性。許多成癮者以為度過生理戒斷期,自己就算是戒毒成功,其實心理的癮並未消除,只會隨時間而減弱。一旦接觸相關刺激,對毒品的渴求又會被喚起。

要形容毒癮的可怕,以「觸景傷情」、「望梅止渴」來形容最為貼切。相信大家都有「觸景傷情」的經驗,看到熟悉的景象,腦海中就情不自禁想起過去的點點滴滴,當初的感覺彷彿重現。而「望梅止渴」更是常見的本能反應,聽到有人講酸梅或看到酸梅,在聲光刺激下,自然而然就會流口水,無法靠意志力來控制。

正是具上述類似的特質,有毒癮者若未做好復發預防的工夫(如環境單純、生活規律、情緒管理等),普遍再犯率高,進出監所頻繁也就不足為奇了。

曾有戒治領域的專家說到:「毒品若要戒起來,除非腳踏入棺材中」(註:台語發音),意謂沒有所謂的戒毒成功,只有戒了多久,唯有人生結束才算真正戒掉。成癮者需隨時提防癮頭作祟,要避免再走回頭路,一輩子都不能掉以輕心。

而去年一份由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法醫學者發表在「成癮研究與治療期刊」中的報告更指出,吸食海洛因成癮者即使在去世9天後,大腦的獎賞中樞–伏隔核內仍可檢測到Delta FosB(註:該蛋白質和癮的形成有密切關聯,其可讓吸毒產生的欣快深植於記憶中)的殘留,意即人就算往生了,毒癮依然陰魂不散。

毒癮是可以選擇的疾病,只要遠離毒品,就能免受侵害。目前坊間的毒品五花八門,為了降低成本,躲避查緝,毒品外觀已走向生活化,不再拘泥於傳統粉狀、錠狀或丸狀,而是融入市售的零食、點心或飲品中,故平時除要避免誤食外,也不要為一時的快樂而貿然嘗試,若因此成癮或丟了性命,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Leszek Czerwonka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