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養老年金壓力 讓德國考慮延長退休年齡至69歲 | 健康遠見
抗老

養老年金壓力 讓德國考慮延長退休年齡至69歲

【專家觀點】
養老年金壓力 讓德國考慮延長退休年齡至69歲

台灣近來正為著年金問題吵著沸沸揚揚,去年9月台北市發起「反汙名、要尊嚴;抗議蔡英文,霸凌軍公教」遊行,德國因應年金,德國央行(Bundesbank)在去年8月中旬表示,已計劃在2029年前,政府將逐步把退休年齡延遲至67歲,並在2060年前再往後延遲到69歲,將有助於填補與退休者增多有關的資金缺口,此舉值得參考。

日本厚生勞動省去年8月26日公布2017年度的預算概要,為促進企業雇用高齡人口,在預算中編列了26億日圓(約新台幣8.2億元)提供企業的補助金,以鼓勵企業延長65歲以上勞工的退休年齡,實施65歲以上勞工的持續雇用制度。

高齡化、少子化社會的急速成長,已造成許多歐美日等國的在經濟、社福等方面的壓力,產生的問題包括:長照人口的增加、照護人力的不足、老年年金給付、勞動人口減少等。作為全世界第二「老」的國家,德國被戲稱為「歐洲老人院」。2015年,65歲的老年人口比例為21%,即每五個人就有一個是長者。官方預估,2030年德國老年人口比例約29%,2060年達34%──每三個人就有一個是長者。

德國有三種養老模式:法定養老保險、企業養老保險和個人養老儲蓄,幾乎是世界最慷慨的養老保險制度,這對政府是很大的財政負擔。早在1889年德國就已經建立公共養老金制度,德國養老保險機構的養老金主要有:正常養老金、傷病養老金、遺屬養老金等三種方式。

養老保險制度讓德國贏得全球最佳養老國家排行榜的第七名,這是根據法盛全球資產管理公司在2016年7月所公布的全球退休指數的調查結果,前三名均為北歐國家。

然而,德國高齡化和少子化的現實亦令隱患日益嚴峻。在「超高齡」社會,當勞動力越來越少,所要負擔的高齡長者越來越多,年輕一代擔心:「等我們老了,誰來養我們?」為了負擔長一輩的養老金,德國年輕人需要工作的年限將會比以往更要長。

目前,在德國這個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上了年紀的勞動者可在工作年頭滿45年後或65歲時退休。但德國央行的經濟學家表示,這麽做不大可能湊出足夠的資金,給日益增多的退休者發養老金。

目前全世界所訂定退休年齡65歲,是由德國的俾斯麥在1880年代時為建立福利國制度時所訂定,在那個年代,歐美國家的國民平均壽命約在45歲,遂在設定受益人的條件時,選擇了65歲作為國家保障的年齡。

美國在1936年設定社會福利制度,規定65歲以上為老人,可以領老人年金。當時的美國只有5%的人能活到65歲,而且65歲的人,平均餘命只有5年,美國人的平均壽命約在63歲,在當時,40名工作者,才扶養一位年屆65歲的老人。

因而,美國羅斯福總統提出的社會福利制度,沿用俾斯麥的看法,認定65歲應屬高齡。隨後,大多數國家,也就跟隨德國、美國將65歲定義為「老人」及「退休年齡」;之後,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也沿用了。

二十一世紀,由於醫療科技發達、公共衛生條件進步,人類平均餘命不斷提升,許多歐美國家早已超過75歲甚至80歲以上,使得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新的年齡分段:44歲以下為青年人,45歲至59歲為中年人,60歲至74歲為年輕老年人,75歲至89歲為老年人,90歲以上為長壽老人,這5個年齡段的劃分,把人的衰老期推遲了10年,對人們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將產生積極影響。

此舉,一方面反映人類健康實際情況,另一方面,還是為著紓解政府的財政負擔。台灣1905年建構第一次全台生命表時,男、女的平均壽命才29與30歲;60年時,男、女為62與66歲;2014年國人平均壽命為79.84歲,其中女性為83.19歲,男性為76.72歲,這若與當年歐美設定退休年齡為65歲時的國民平均壽命約在45歲相比,已高出非常多。百年間,男、女平均壽命幾乎增加了50歲。

目前我們的退休、養老制度,是以人類壽命為60歲左右的制度設計,由於平均壽命增長,已不符合社會現狀。如果未來人類平均壽命逐漸增加,就需要重新思考社會制度的規畫模式,包括生活方式、家庭關係、工作模式與退休年齡等,這將是台灣社會所面臨的重大議題。

(本文作者為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顧問、失智症整合照護專家)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