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在開心憂傷之前,其實我們平起平坐 | 健康遠見
人際

在開心憂傷之前,其實我們平起平坐

【遠流出版】
在開心憂傷之前,其實我們平起平坐

在談溝通之前,我常有個前提,是我不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溝通。原因很多,像是有人的邏輯能力不佳,有人很過度看重自己的面子,有時候是立場利益的問題...

在我的工作裡面,「權威」這個議題,是很常碰到的。原本,在開心憂傷之前,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是平起平坐。但是,很在意塑造自己權威形象的人,常會把自己情緒的重要性放大,貶低他人的價值。說不定,在這樣的人面前,我們講得很有道理,就是態度不好的證明。

譬如,我碰過一位爸爸,他的話很明白,這個家是他的,他愛訂什麼規矩,別人管不著。簡單來說,家裡面的人,都要按照他想要的方式活。一句話出口,就把很多可能性卡死。

有時候,我真懷疑,他這麼認為的正當性哪裡來?他太太也在做生意賺錢啊,而且如果不是因為一邊還要忙於家務,賺得比他多都有可能啊!每個人都是家庭裡的一份子,為什麼家不是每一個人的,而是他的呢?

而且他在家講道理有一個狀況,不許人插話,但是他一講就要半小時,都是他自以為的事。光是想到要跟他溝通,孩子就要鼓起很大的勇氣,因為疲勞轟炸跑不掉,還很容易煩躁,很難進行討論,大部分都是爭論。

哪有這麼多道理可以講呢?很多都是評斷,大部分是負面的評斷,看完電視,就可以現學現賣。然後又愛翻舊帳,他對別人的錯處,記得特別清楚,對自己的努力,描述得鉅細靡遺。一件小事,他通常會牽扯到一個人的個性去談。事情做不好,或沒按照他的方式做,常變成那個人的個性有缺陷。

不過,他也會切換自己的互動方式,就是遇到比他更權威,或者有利益相關的人。講話變得很謙虛,很懂得附和,適時客套逢迎,像是個很圓融的人。

他太太給了一句很中肯的評語,如果他能把這一套放在家裡,他更有機會獲得大家的崇敬。也許,在外面表現出來的樣子,只是他的生存工具,他並不真心認同,這種表裡不一,成了一種空虛,要拿家人的正面情緒來填補。

從這個角度來說,不是真的無法跟他溝通。權威這件事,主要還是從情緒上來談,並不一定理性。所以,如果能取悅他、討好他,那就可以獲得更大的行為空間。只是,他不見得那麼好取悅,成本太高,家庭成員寧可找其他辦法,各自幸福還比較快一點。

權威常用來掩飾自己的脆弱,所以拉開跟人的距離,方便管理。手段常使用批評責罵,那就很難理性,常會誇張他人行為的嚴重性,藉此貶低他人,進一步樹立自己的權威。把權威這個元素加入溝通之中,無法就事論事的狀況就會很明顯。反而常讓系統運作不順暢,互動僵化,充滿情緒。

其實權威的來源,也可以是一個人很懂得帶人帶心,傾聽每個人的心聲,找出大家的平衡點。系統運作得順暢、有效率,大家在這個系統都能生存,領導者的權威自然會提升。可惜這種權威,領導者要有很智慧與心胸,需要很多的努力與虛心的態度才能具備。

與心靈對話

•  我們在溝通過程中,如果產生了情緒,常不自覺地會覺得對方有敵意。我們需要先釐清,對方的表達內容,是對事?還是對人?還是對事也對人?

□ 對事

「你常半小時之後才回訊息」

「今天便當忘了放水槽」

「你陪孩子玩的時間,一個禮拜不到兩小時」

□ 對人

「你怎麼那麼被動」

「沒見過像你這麼懶惰的孩子」

「你是個失敗的爸爸!」

在開心憂傷之前,其實我們平起平坐_img_1

•  要談的話題越深,我們越需要時間消化對方話中的意義。談事情跟談心情的步調,其實不完全一樣。同理對方是調整步調的方式之一,能讓對方感覺被尊重,也是深度溝通很重要的動作。有時候,對方談的問題不見得能解決,他要的可能不是什麼確切的答案,而是同理與支持。

同理可以粗分為三個層次:知道、體會、關懷。我們確認過對方的心情嗎?

□ 「聽起來,你好像很生氣,是這樣嗎?」

□ 「如果我是你的話,我大概很傷心吧?!」

•  我們曾表達對對方心情的體會嗎?

□ 「我也感覺很挫折,好像心裡有苦說不出來,一直感覺沒被理解。你也有這種感覺嗎?」

□ 其他

•  當雙方在認知上有歧異,輪流是一種照顧到彼此需要的方式。我們願意為了維持關係而進行輪流、並且以學習的心態去體驗對方的期待嗎?

□ 不可能輪流,完全不想體驗對方的期待

□ 小事輪流可以接受,大事有困難

□ 沒辦法輪流,但可以接受對方有自己的時間,做他想做的事

□ 輪流是我們常用的方法

□ 其他

(首圖來源:Pakutaso

(原文刊載於洪仲清《療癒誌:洪仲清與你書寫談心》一書/遠流出版)

在開心憂傷之前,其實我們平起平坐_img_2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