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陽岱鋼反映的長照困境 | 健康遠見
長照

陽岱鋼反映的長照困境

【專家觀點】
陽岱鋼反映的長照困境

正當報紙以「陽岱鋼駁不孝傳言」為題報導討論子女為孝敬父母產生爭議的同時,電視劇《媽媽不見了》準備播出,兩者都是有關子女奉養與照護高齡父母的問題,也都呈現在許多家庭的困境,子女要面對職場壓力,又要照護高齡父母,產生子女間的爭執。

如何才是「孝順」?金錢是否就代替子女盡孝?旅日職棒選手陽岱鋼,年薪超過8000萬元,是否他收入較高,奉養父母應成為他一個人的責任?或是單身子女就應負責照護?

這沒有標準答案,答案完全存乎於家庭的教育與倫理認知,父母的身教與言教都影響著子女的學習與認知,外人很難置喙。

唯有一件事實是:高齡化社會快速的發展,使得許多家庭都無法避免要面對照護父母的問題,而我們的社會過去缺乏提供中年子女如何照護父母的學習模式,更欠缺社區照護支持網,讓「三明治世代」一根蠟燭兩頭燒,一方面要照顧子女,面對職場競爭與壓力,另一方面還要學習如何照護高齡的父母。

鄭文堂導演的《媽媽不見了》這齣劇,選擇母親照護父親做為劇情,衍生出媽媽無法承受照護壓力,離家出走,也因「媽媽不見了」,讓子女必須面對直接照護父親生活的課題,進而出現子女間誰來照顧的衝突、子女如何兼顧職場與家庭照護上的困境。

日本社會的「隱形介護」已超過1400萬人,是指同時需兼顧工作與家庭照護的人。當職場已無法接受他們,或家庭需要他們更多的照護時,離職隨之產生,每年出現10萬人以上的「介護離職」,衍生出的是「介護失業」、「介護難民」、「介護殺人」等家庭、社會問題。

原本孝順的子女,過去鶼鰈情深的夫妻,一旦面臨長照的生活照護需求,如無機會學習相關知識、技能,又無政府長照資源的支持,再深厚的夫妻情感,都敵不過每天24小時的照護工作,於是「媽媽不見了」,讓子女直接面對因老化、功能退化所造成身心失衡的父親。

「媽媽不見了」之後,子女面對需要把屎、把尿、餵食、移位、清潔、更衣等繁複的工作,很快會面臨崩潰,輕則憂鬱,重則一起共赴黃泉,就是日本所見的「介護殺人」,目前台灣時有所聞。

老化速度目前是世界第一的日本,「老老介護」、「介護離職」、「介護殺人」是高齡化社會發展中發生的現象,從「老老介護」走向「老老相殘」的悲劇,更是近年來日本的社會現象。2011年至2015年間,日本全國約有142起因看護過勞而殺人的案件。

台灣老化速度即將超越日本,台灣是否可避免日本高齡化的社會問題,端視我們是否正視這一挑戰,一方面有賴社會重視老化議題,將照護視為一家庭成長的功課;另一方面,政府應加速建制長照體系,社區照護支持網,協助有需要的家庭,別讓媽媽不見了,也別讓子女承擔不孝的罪名。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Dan Kosmayer

(作者為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顧問、失智症整合照護專家;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中國時報》)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