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變遷與醫療衛生的進步,我國人口快速老化及平均餘命持續延長,致失能、失智人口快速增加,為因應所衍生之長期照顧需求,長照 2.0 除延續長期照顧十年計畫 1.0 原有之服務項目與對象,並擴展服務對象與項目;另服務體系向前延伸發展預防照護服務,則規劃並推動預防失能及延緩失智之創新服務計畫,將建置具連續性、整合性之社區整體預防照護模式。
衛生福利部照護司規劃推動「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以衰弱老人及輕、中度失能(智)者為主要服務對象,補助醫事及相關專業團體,針對引發失能(智)之危險因子,發展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以下簡稱照護方案)及培訓師資人力,以個案為中心,規劃六大預防照護主題,包含肌力強化運動、生活功能重建訓練、社會參與、口腔保健、膳食營養及認知促進等,並以整合方式提供複合式照護方案。
自今年四月起推動至今,已經陸續公告課程模組方案54案,並將補助「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研發與人才培訓計畫」超過100案,涵蓋全台各縣市與偏鄉、離島等地區,此外,近期也補助22縣市的地方政府106年度「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並由各地政府徵求增加照期方案模組,透過建立以「社區」為基礎之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服務體系,維持及增進失能長者之生活品質,延長國人健康平均餘命,達到預防失能、延緩失智及成功老化之目標。
此外,衛生福利部為了讓民眾了解長照2.0服務體系中所推動「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的專業角色與功能,特別在今(29)日上午由照護司簡任技正陳青梅主持,邀請106年度「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政策之整合管理推動計畫」的承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向國人說明,如何應用多元的「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模組,在六大預防照護主題方向與特約單位的執行(包括:肌力強化運動、生活功能重建訓練、社會參與、口腔保健、膳食營養及認知促進等),讓民眾瞭解到長照2.0中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的重要。
「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模組,可以透過專業人員(如:職能治療師等)針對服務對象包括︰衰弱及失能族群、認知障礙、輕中度失智族群等,對於衰弱族群,除了要注意體能退化的問題外,還需要加入健康促進的生活型態(自主健康管理)的概念與介入;而輕中度失能族群,則需要維持促進健康的活動參與,並在引導下改善生活活動型態,以適度的提升其功能。
因此,依據不同認知功能的長者而採取適合的介入方式,對於衰弱以及輕度認知障礙族群,以認知訓練以及認知復健是比較適合的,可有效促進長者的認知功能並避免退化。達到促進認知功能、預防失智症、增進日常生活功能獨立與友好人際互動之目的。
魏奶奶已經失智7-8年了,她的女兒寶瑜自從魏奶奶確診後,便非常盡心盡力的在照顧媽媽的生活起居,以及安排她餐與失智相關課程。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監事沈明德職能治療師在帶領團體後,會跟她女兒討論並找出適合媽媽能在家中執行的活動,也會透過職能治療師的建議收集很多類似心珠算的計算本或是著色本,讓魏奶奶沒有參與團體的時候,也能在家中自行執行一些認知活動,也因為這些職能治療所提供的幫助,讓魏奶奶的失智狀況沒有惡化,可以生活自理維持著穩定的生活現況。
直到寶瑜發生一場車禍後,媽媽因為無法持續參與團體,沒想到在短短幾個週時間內媽媽失智的程度變得嚴重,由輕度變成了中度,不僅僅在日常生活功能中出現了問題,而且還出現了精神行為的問題,如:遊走、情緒易變、激動、打人、咬人等,造成寶瑜在照顧上更為困擾。但是寶瑜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反而更加積極地參與職能治療師所辦理的團體,因為該團體較能夠符合奶奶的狀況,並且在團體中奶奶的情緒較為穩定及專心。
透過與職能治療師沈明德和寶瑜的討論找出了真的可以適合魏奶奶在家裡的活動,也因在家持續活動後,魏奶奶可以持續專注超過1-2小時。如此,可以讓寶瑜可以減輕不少在照顧上的壓力,也可以讓奶奶可以在家有好的心情,同時她的精神行為的問題也減少了許多。
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自強表示,針對輕度認知障礙、和輕/中度失智的族群,執行失能緩和方案,透過「認知促進介入」,提供具有實證依據的認知促進課程模組發展之方案,進行認知訓練與認知復健的介入。此外,針對體能衰弱及輕中度失能族群,執行失能預防/緩和方案,包括:衰弱族群除了要注意體能退化的問題外,還需要加入健康促進的生活型態(自主健康管理)之概念與介入;而輕中度失能族群,則需要維持促進健康的活動參與、並在引導下改善生活活動型態,以適度的提升其功能。
張自強指出,目前針對失智症個案可以在社區中接受的生活功能促進服務,職能治療師透過建構失智症的社區照顧服務,藉由非藥物治療活動團體,維持失智症個案之最佳功能狀態,減緩認知之退化並提升生活品質,並藉由團體活動進行時,同時提供照顧者喘息與交流空間,且安排照顧者參與照顧訓練課程,增加照顧者在家面對失智個案的應變能力。
職能治療師可以透過所帶領的活動與建議,藉此可以延緩個案失智狀況,維持個案之身心及社會功能,讓個案生活可以更快樂,也可以增進照顧者知能與照護信心以減少照顧負擔,達到能夠延緩個案惡化或入住機構,期能提升個案與照顧者之生活品質。
(本文為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