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捏捏揉揉加拍打,靜脈曲張別鬧了 | 健康遠見
養生

捏捏揉揉加拍打,靜脈曲張別鬧了

【專家觀點】
捏捏揉揉加拍打,靜脈曲張別鬧了

如果腿部出現明顯的青筋,也有人則呈現蜘蛛絲狀的微細血管,平常覺得腳部沉重、腿痠、疼痛、灼熱感,腳踝或膝蓋處容易腫大,睡覺時會出現小腿抽筋現象,偶爾還會覺得皮膚癢、麻,這通常是靜脈曲張惹的禍?

為何靜脈曲張通常出現在下肢?人體的循環系統是由心臟出發,血液經由動脈系統輸送到全身,中間經過微血管、淋巴系統,最後再由靜脈系統回流到心臟。但是人是直立的動物,下肢的靜脈為了對抗地心引力,在先天的構造上就具有靜脈瓣膜,以防止血液逆流,約每隔5到10公分有1個瓣膜,阻擋血液往低處回流,加上腿部肌肉群會隨著屈伸動作時自然收縮,像幫浦般把血液往上推動,才不會讓血液一直堆積在下肢,因此,當靜脈瓣膜功能正常時,下肢的血液往上回流,並沒有問題。

如果靜脈瓣膜功能不良或萎縮退化,靜脈血流會難以上行,甚至向下逆流,就像水管閘門(瓣膜)出了問題,或是血液回流不佳,便會將下肢靜脈撐大,造成靜脈曲張。當病程已久,且出現嚴重疼痛情形時,我們必須先確認長期靜脈曲張的患者是否有深層靜脈血栓,有的話須優先以解決血栓為考量,在西醫的治療,先以彈性襪、溶血藥物來治療,嚴重的話已手術取出血栓。

中醫認為靜脈曲張,可能和先天稟賦不足,筋脈薄弱又加上長久站立更損傷靜脈,氣血運行不暢淤血阻滯脈絡,於是形成了下肢的靜脈曲張。根據證狀表現,有氣血阻滯的問題就調整氣血通暢氣血,有寒溼凝滯的就溫寒利溼通經絡,都可以得到不錯的治療效果。

中醫的針灸也是很好用的治療處理方式。大部份靜脈曲張,無論淺層或深層的,都或多或少在皮膚表面,能見到紫色或青色的很細小的血管。在這些很細小的血管表面,使用針灸用的「三稜針」或西醫用的「採血片」點刺流出血來,也可以舒緩靜脈的過度曲張。筆者的經驗,點刺流出的血液,開始是暗紅色,待逐漸出現正常紅色血液時,就會自動停止繼續的流血,不久能見到深層靜脈栓塞的肢體水腫退去,淺層靜脈栓塞的粗大靜脈變細了。

平時如果要預防靜脈曲張建議可以增加走動的時間,下課時10鐘坐在椅子上回推腿部肌肉,使囤積的靜脈血回流,減輕負擔。

每晚睡前20分鐘抬高雙腿,利用重力影響有助於將下肢血液送回心臟,配合一下腹式呼吸(最簡單的腹部淋巴按摩)再入睡,減緩靜脈曲張。

需長時間站立工作者或已有靜脈區張者可穿彈性褲襪,藉彈性襪的壓力增加腳跟與腿部肌肉收縮時所產生的「幫浦作用」,減少血液聚積在下肢。

而過度肥胖者應積極健康的減重,因為肥胖者血液增加,再加上脂肪組織對血管的支持力較弱,易產生靜脈曲張。

改善或預防下肢靜脈曲張的運動療法:

1.  拍打或揉按後膝膕窩(即委中穴位)

放鬆兩後膝窩的膕肌,不只對人體腰背部肌肉的放鬆有幫助(即中醫所說~腰背委中求),對兩膝痠痛如退化性關節炎的人也有幫助,且在在後膝窩有淋巴結,透過拍打/揉按的刺激以增加淋巴回流。(因淋巴結如同抽水馬達般可將組織液抽回減少水腫)

2.  膝關節伸直腿上舉

仰臥,雙手置於身體兩側。膝關節打直,先舉起左腿,在空中停留數秒鐘後放下,再以右腿重覆上述動作,交替進行數次。

3.  下肢淋巴按摩疏通肝膽經

按摩的順序,先疏通鼠蹊部約5分鐘與膝膕窩中的淋巴結約3~5分鐘,再由足部、腳踝、小腿、膝關節周圍及大腿進行由下而上的按摩約30分鐘左右,可有助於減緩酸痛,及促進下肢血液回流與活絡淋巴腺,促進組織液吸收。

注意:避免直接在已曲張靜脈或靜脈瘤上按摩,這樣不僅沒有效果,還可能造成血栓異位的風險。

配合生活習慣的改變,但是也要避免長時間坐著,維持固定姿勢不移動,平時穿著適當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養成走路運動的習慣,當有久站久坐時,以墊腳跟的方式,使小腿肚肌肉收縮。

(圖片來源:Pexels Stocksnap

(本文作者為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