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放暑假,青少年更覺孤單?! | 健康遠見
人際

放暑假,青少年更覺孤單?!

【專家觀點】
放暑假,青少年更覺孤單?!

進入一年中青少年最期待的暑假生活,家中孩子是否作息大亂,整日掛在網上?小心,這樣的孩子易陷入孤獨與憂鬱中!根據一篇2016年7月發表於英國《獨立報》,由OnePoll機構以2,000名13-17歲青少年進行的調查指出,超過一半的青少年在暑假期間覺得孤單,每四個就有一個覺得暑假是一年中最孤單的時候,而女生每10個就有3個,情形更嚴重。

(圖片僅為情境配圖)

上述研究結果可能因國情不同有所差異,美國受到季節性情緒失調的人口約占4%-6%,通常當白天變短或變冷時,季節性情緒失調容易引發憂鬱,而10%的季節性情緒失調患者恰好相反,夏日反而引發其憂鬱症狀。夏季憂鬱的症狀包括:沒有食慾、體重減輕、睡眠障礙和焦慮,較長的白天、增加的溫度與濕度皆可能為罹病的原因。在台灣,青少年暑假大多仍是忙碌的,有許多課業、才藝要學習,感到孤單憂鬱的情況並沒有在夏天明顯增加。

調查亦指出,近2/3的青少年每天使用社群媒體和朋友交談,僅有14%會見面聊天,每20位青少年中就有1位即使有空閒也不想見任何朋友。研究結果顯示,身體心理健康相關議題在年輕人當中日趨嚴重,特別是學生族群。

在科技發達的世代,朋友間的聯繫變得容易,但過度依賴智慧型手機和社交群體讓青少年更容易感到孤單,尤其進入暑假,孩子有較多的生活自主時間,家長須特別注意家中孩子的生活型態是否出現:

1.  因夏季悶熱的天氣造成心情煩躁。

2.  放長假紊亂的生活作息造成精神與情緒不穩定。

3.  對自己身材缺乏自信羨慕他人穿著清涼服裝,導致迴避參加同學或朋友的聚會。

4.  總是待在家使用3C產品,不想與人面對面互動。

上述現象容易有青少年夏季憂鬱的發生,建議父母協助孩子改善的方式包含:

1.  趁著暑假和孩子約法三章建立規律作息與均衡飲食:例如只要遵守雙方約定,孩子可以比平日晚睡或晚起1-2小時,同時父母可事先準備營養的點心與水果放置冰箱,減少孩子吃不健康食品的機會。

2.  運動習慣的養成:鼓勵孩子訂定運動目標,例如每周邀約朋友一起慢跑三次,周末全家一起到戶外走走,讓孩子透過運動與實際的互動保持心情愉悅。

3.  有條件的允許3C產品使用:請孩子協助處理家務,如倒垃圾、洗衣服、晾衣服…等,完成後開放使用3C產品,並遵守使用一小時休息10分鐘。

放暑假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模式及時間改變,可能形成另一種壓力,父母應避免過多做不到的安排,建議依家中孩子年齡稍作調整,例如孩子仍年幼,暑假期間可讓自己有別於平常上班日,多安排特休假以增加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若孩子為青少年,則可提供一些誘因,讓孩子成為家務的幫手,減輕自我壓力的同時亦可建立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的暑假有事情可期待,不僅消除因放長假帶來的孤寂,也減緩開學前的焦慮,有個充實不孤單的夏季。

(本文作者為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