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目前為止看過了兩百多台冰箱,而我的感想是:許多家庭都把冰箱當作垃圾桶。
當然也有一些冰箱整理得非常整齊,但是幾乎所有的冰箱都塞滿了東西。那些冰箱的主人似乎認為「不管怎樣,反正塞進冰箱就好」,因此冰箱裡塞滿了完全沒在用的東西、不知道該用來做什麼的東西、不知道已經放了多久的東西、用了一半就一直放在那裡的東西,以及別人送的東西……冰箱塞得滿滿的,全家沒有一個人知道放在最裡面的是什麼。
各位讀者有沒有因為隨便開別人家的冰箱而被罵過呢?或者是,當你邀請別人來家裡作客的時候,不太想在別人面前開冰箱呢?
如果你除了不想讓別人看見自己的壁櫥或衣櫃,更討厭讓別人看見自己冰箱裡的東西,那就是因為你一直以來都是抱著「不管什麼東西都放進冰箱」「直對那個東西視而不見,直到過期」「反正只要放進冰箱就會有辦法」……這樣的態度來使用冰箱的。倘若像這樣一直把冰箱當成「黑洞箱」來使用,不但瘦不下來,更有危害健康之虞。
冰箱本來就不是一個「囤積東西的地方」。冰箱是一個「暫時保管所」,讓我們可以食用保持在高營養價值狀態的食品。正因為是「暫時保管所」,所以放進去的東西,必須盡快拿出來使用才對。冰箱並不是用來長期保管東西的地方。
那麼,難道不要把食物放進冰箱裡就好了嗎?當然也不是。因為只使用少數幾種食材製作的餐點,比營養均衡的餐點更容易讓人變胖。
簡單說,營養均衡的餐點,會在體內互相幫助,打造一個能大量消耗能量的身體。例如豬肉裡富含的維他命B1,就能夠幫助醣類轉換為能量。因此,「只吃一顆飯糰」和「吃一顆飯糰加豬肉」,哪個比較容易變瘦呢?答案是吃飯糰和豬肉比較容易變瘦。
也就是說,只要飲食的營養均衡,營養素就會互相幫忙,提高新陳代謝,抑制血糖上升,使排便順暢。但如果營養不均衡,就算吃下肚子,也不會完全轉換成熱量,而留在身體裡,最後形成脂肪。「那個人明明吃得比我還多,為什麼不會變胖?」這種人之所以令人羨慕,就是因為他的飲食營養均衡。
當然,假如完全不考慮營養而一直攝取過量的食物,身體的代謝就會變差,愈來愈胖。肥胖和營養不均衡的飲食,都會影響健康。
倘若不整理冰箱,把冰箱當作「黑洞箱」來使用,不但瘦不下來,更會危害健康。因此我想向各位介紹一種「能健康瘦身的整齊冰箱」。
把亂七八糟的冰箱變成「瘦身冰箱」的三個步驟
要讓家裡的冰箱變成「瘦身冰箱」,必須按照下列的步驟進行。
Step 1. 把冰箱裡的東西全部拿出來
Step 2. 判斷該丟掉還是留下
Step 3. 把食材放回冰箱裡的固定位
只要打造「瘦身冰箱」,就能減少不必要的開銷
當我們在思考要不要丟掉食物的時候,就算是為了變瘦、就算是為了健康,心裡也難免出現「實在無法這麼輕易丟掉食物……雖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吃,但這應該還沒壞……」這樣的心情。
沒錯,「丟掉」正是實踐「瘦身冰箱」時最困難的一件事。把好好的食物丟掉,實在是太浪費了……我當然也曾有過這樣的心情。但是我希望各位能夠這樣想想看。
冰箱裡的東西=你的身體。
根據這個原則,這些食物就是即將成為你身體的東西。要是吃下放了很久的東西,你的身體就會由放了很久的東西組成。吃進放了很久的東西,也就是氧化的東西,等同於吃進營養價值低落、生鏽的東西一樣。用生鏽的東西打造的身體,到底能不能變得健康呢?這樣真的是為你好,或是為家人好嗎?
另外,丟掉食物固然浪費,可是一直擺在冰箱裡沒吃的東西,總有一天也會壞掉。這些其實是「根本沒有必要買的東西」。
所以我想給各位一個建議。當各位覺得「丟掉這麼多東西,真的好嗎……」並感到不安的時候,請在丟掉它之前,計算一下當初花了多少錢買這樣東西。
有多少東西是本來連買都不用買的呢?為了這些東西,究竟浪費了多少錢呢?像這樣具體地列出金額,就可以透過數字知道自己有多少不必要的開銷。一旦列出金額後,便能養成在買東西之前先問自己「這真的有必要嗎?」的習慣。光是這樣,就可以減少非常多不必要的支出。
許多實踐了「瘦身冰箱」的朋友都表示「不必要的開銷減少了」,就是因為將食物所造成的浪費「視覺化」,並換算成金額的關係。
(原文刊載於村山彩《瘦身冰箱》/大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