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孩童常運動,有助遠離藍色憂鬱 | 健康遠見
壓力

孩童常運動,有助遠離藍色憂鬱

【專家觀點】
孩童常運動,有助遠離藍色憂鬱

您家的小朋友常運動嗎?平時有無追逐跑跳的機會?前陣子就有調查發現,國內高達七成的兒童運動量不足,且習慣使用3C產品來打發空閒,就算外出參與活動,也多半是靜態的才藝課程,長期「宅」下來恐影響身體健康。

以往文獻證實,運動可強化兒童的免疫力,提升體適能,降低往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不僅如此,其尚能增進記憶力、專注力與知覺動作的發展,讓學習效率變得更好,課業成績進步,真可說是裨益良多。

而一份不久前發表在國外知名期刊「小兒科」的報告指出,孩童若能常從事中高強度的運動,似乎還可以防止憂鬱症的發生,值得家長們關注。

該研究由挪威科技大學(NTNU)的健康心理學家董潔.札爾(Tonje Zahl)博士所主持,其以刊登廣告的方式招募到800名6歲的兒童,並針對他們進行為期4年的追蹤調查,目的在探討體育活動和憂鬱症狀之間的關聯性。

一開始,每個人身上均配帶特製的計步器,該加速度測量裝置提供的數據可做為平均運動量的參考。另外,研究人員也在這些兒童8與10歲時訪談父母親等主要照顧者,藉以取得和當事者精神健康狀況有關的資料。

在排除性別、種族、家庭社經地位等干擾因素後,結果發現相對於不運動與偶爾運動者,日常運動量大的兒童傾向少有憂鬱情緒的表現,感覺比較快樂。

研究者表示,要維護寶貝的身心健康,只是單純限制看電視或玩電腦的時間並不足夠,家長應進一步鼓勵子女多運動,甚至以身作則,主動陪伴投入,且每次儘量動到會喘和流汗的程度,這樣保健的效果會更好。

我國的「2020健康國民白皮書」中建議,學齡兒童與青少年每天應從事至少30分鐘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如跑步、跳繩、打球、騎車與游泳等),而且一週至少需累積150分鐘。有鑑於此,想要孩子頭好壯壯,總是帶著好心情嗎?別懶惰,趕快帶著他們動起來吧!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