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來臨,氣候早晚漸轉為涼爽,人體陽氣也由升轉降,此時如果不改變夏季晚睡的習慣,人極易倦怠、乏力。中醫師教你配合節氣按這兩個穴位可以改善睡眠、預防秋乏。
• 神闕〉睡前按之補虧虛
「神闕」如神氣出入之宮門。神闕在臍部正中央,就是人們俗稱的「肚臍眼」,是胎兒出生之前從母體接收營養的部位,刺激它具有培元固本、回陽救脫、和胃理腸的功效。若出現大汗淋漓、唇舌蒼白之類的虛脫症狀,馬上溫和灸神闕可起到急救作用。秋季預防「秋乏」(註1),可以經常按摩神闕,能使人精神飽滿、體力充沛;睡前按摩神闕可以助消化、補虧虛、改善睡眠品質。
(註1:秋乏-夏去秋來,人體出汗會明顯減少,機體進入到一個週期性的休整階段,此時人們的身體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疲憊感。)
• 靈台〉治療失眠的養心穴
主治:疔瘡(註2)、咳嗽、氣喘、頸項僵硬、背痛、失眠。
位置:在脊柱區,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後正中線上。兩側肩胛下角連線與後正中線相交處向上推1個椎體,下緣凹陷處。
配伍:胸脅痛:靈台配陽陵泉、支溝。
(註2:疔瘡-又名疔。好發於顏面、四肢,以形小根深,堅硬如釘,腫痛灼熱,反應劇烈,易於走黃、損筋傷骨為主要表現的瘡瘍。)
【一穴多用】
1. 按摩:用大拇指按揉200次,能治療咳嗽、氣喘等。
2. 艾灸:用艾條溫和灸5~20分鐘,可用於治療久咳。
(圖片來源:Pakutaso 14767)
(原文刊載於秦麗娜《順著節氣一日一按,365穴位養生全圖典》/三采文化出版)
專欄介紹:
思考不同的角度、接納改變的氣度、涵蘊文化的深度、創造流行的彩度。
我們不曾懷疑,一本書的力量,可以改變全世界。出版的路不會有侷限或終點,未來,我們希望能與更多的作者、創作者合作,激盪更多出版的可能,創造更美好的閱讀感悟。
更多文章請至【愛在三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