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跟幾個姊妹淘聚在一起喝下午茶,閒聊時,有人提到最近跟男友愛愛的次數愈來愈少,品質也每況愈下。就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時,突然有個朋友眼尖地注意到我最近皮膚變得好好,氣色也整個亮起來了,問我是不是交了新男友,炒飯次數變多?以前我就常聽說做愛有益身心健康,但總以為是道聽塗說,不是也有人說縱慾過度有礙健康嗎?到底哪個說法才是正確的呢?
保仁醫師診療室
保仁醫師常在媒體宣導「愛愛對健康有益」,但在一些網路筆戰、電視節目或是與朋友閒談之時,總會有一些踢館的言論。很多人在討論兩性問題時會提及:「性生活到底是好或是壞?」、「過度性生活會不會傷身?」、「誰吃虧或是佔便宜?」 身為專業人士,保仁醫師想趁機提供一些有研究背景的資料以供大家參考。套句李組長常說的話:「證據到哪裡,案子就辦到哪裡。」所以今天的資料可能變成明日的笑話,但是各位看官們,我們還是一起來看看研究怎麼說吧!
根據Joy Davidson PhD,一位美國心理學家由相關研究報告及觀察得到的資料顯示,性活動有以下10項優點:
1. 減壓:
好的性生活有助於減壓,而且還可以改善血壓。除了好品質的性生活之外,對女性而言,即使只是一個真情的擁抱,也可以改善血壓。當然如果不能盡興,沒有達到適當高潮,對於女性有時候會增加骨盆腔充血的機會,女性常常會慢性骨盆腔痛喔。
2. 加強免疫能力:
每週兩次好品質的愛愛,可以提升 IgA 抗體或是免疫球蛋白的量,可以減少感冒傷風的機會,但不是包山包海。
3. 燃燒卡路里:
愛愛每半小時可以燒掉85大卡,換算一下,大約42小時可以用掉7000大卡,差不多減掉一公斤......但是應該也磨破皮了。不過享樂又可以減重,也是一舉兩得。
4. 改善心臟功能:
以往大家有個印象,性活動會增加中風的機會(保仁醫師覺得應該是「馬上風」這個名詞盛行導致的錯覺)。根據英國針對914位男性追蹤長達20年的研究顯示,每週擁有一到兩次性生活的人,比一個月不到一次性生活的男性,中風機率明顯下降。
這又是一個教老公做功課的好證據。但是預防重於治療,年輕或是身體機能狀況好的時候就要開始了,如果已經有心臟功能問題,還是要請教您的醫師,量力而為啊。
5. 改善自尊:
有千百個理由支持這個論調,也許互為因果,有自尊就有自信,性生活自然較好;但是重點是在「有愛」的性生活,可以提升自信及自尊。
6. 改善親密感:
好的性生活以及性高潮可以提升催產激素(oxytocin:這是一個跟一夫一妻制有相關的荷爾蒙,也是增加女性幸福感的荷爾蒙),如果你覺得力有未逮,沒關係!一個深情用心的擁抱也可以達到效果。
7. 改善疼痛:
剛提到的催產激素又派上用場了,在催產激素增加的同時,腦內啡也會增加,所以你知道,凡是頭痛、經前症候群、關節痛都會改善。
8. 降低攝護腺癌的風險:
對二十郎當的少年郎來說,如果可以達到每週五次的射精,可以降低1/3日後攝護腺癌的機率(沒有女朋友也沒關係,只要射精就算,所以自慰也包含在內)。
而30歲以後的好朋友們,根據美國著名的醫學期刊《JAMA》論文資料,每個月「出清」21次以上,仍然比每個月「出清」不到4次的族群,明顯減少攝護腺癌的風險。不過,一個月要21次,對於生活以及工作壓力大的華人族群,真的是有點難......
9. 強化骨盆腔肌肉:
這跟婦女泌尿有關,因為好的性生活及高潮帶來的刺激如同凱格爾運動(Kagel's exercise),這是強化運動骨盆底肌肉群的運動,改善漏尿、頻尿的困擾。
10. 改善睡眠:
又要提到催產激素了,前提也是要高潮比較能大幅升高催產激素的濃度,所以如果你的伴侶在炒飯後翻身就睡著打呼,往好處想,他應該有達到高潮(雖然這種事好像都發生在男士身上),但是如果親密關係結束後,太太輾轉難眠,老公還是不能置身事外。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AnnaGorbenko)
(作者為禾馨民權婦幼診所院長、臺灣婦產身心醫學會常務理事。原文刊載於陳保仁《姊妹的50道陰影》/平安文化)